从先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场外资讯

文章内容

中国围棋甲级联赛赛制_中国围棋甲级联赛赛制是什么

tamoadmin 2024-08-14
1.象棋是谁发明的2.中国象棋名人?3.中国象棋职业棋手基本工资是多少4.象棋是谁发明的?大神们帮帮忙5.徐天红的管理成绩象棋是谁发明的中国象棋具有悠久的历史。

1.象棋是谁发明的

2.中国象棋名人?

3.中国象棋职业棋手基本工资是多少

4.象棋是谁发明的?大神们帮帮忙

5.徐天红的管理成绩

象棋是谁发明的

中国围棋甲级联赛赛制_中国围棋甲级联赛赛制是什么

中国象棋具有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关于象棋的正式记载 ,如:《楚辞 · 招魂》中有 " 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 " 。《说苑》载:雍门子周以琴见 孟尝 君,说: " 足下千乘之君也, …… 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 " 由此可见,远在战国时代,象棋已在贵族阶层中流行开来了。据上述情况及 象棋的形制推断,象棋当在周代建朝(公元前 11 世纪)前后产生于中国南部的氏族地区。早期的象棋,棋制由棋、箸、局等三种器具组成。两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别为:枭、卢、雉、犊、塞(二枚)。棋子用象牙雕刻而成。箸,相当于骰子,在棋之前先要投箸。局,是一种方形的棋盘。比赛时 ," 投六箸,行六棋 " ,斗巧斗智,相互进攻逼迫,而制对方于死地。春秋战国时的兵制,以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共六人,当时作为军事训练的足球游戏,也是每方六人。由此可见,早期的象棋,是象征当时战斗的一种游戏。在这种棋制的基础上,后来又出现一种叫 " 塞 " 的棋戏,只行棋不投箸,摆脱了早期象棋中侥幸取胜的成分。 秦汉时期,塞戏颇为盛行,当时又称塞戏为 " 格五 " 。从湖北云梦西汉墓出土的塞戏棋盘和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彩绘木俑塞戏 ,可以映证汉代边韶《塞赋》中对塞戏形制的描写。三国时期,象棋的形制不断地变化,并已和印度有了传播关系。至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朝代,武帝(公元 561 ~ 578 年在位)制《象经》,王褒写《象戏 ·序》,庚信写《象戏经赋》,标志着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隋唐时期,象棋活动稳步开展,史籍上屡见记载,其中最重要的是《士礼居丛书》载《梁公九谏》中对武则天梦中下象棋频国天女的记叙和牛僧孺《玄怪录》中关于宝应元年(公元 762 年)岑顺梦见象棋的一段故事。结合现在能见到的北宋初期饰有 " 琴棋书画 " 四样图案,而以八格乘八格的明暗相间的棋盘来表示棋的苏州织锦,和河南开封出土的背面绘有图形的铜质棋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唐代的象棋形制,和早期的国际象棋颇多相似之处。当时象棋的流行情况,从诗文中诸多记载中,都可略见一斑。而象棋谱《樗薄象戏格》三卷则可能是唐代的著作。 宋代是象棋广泛流行,形制大变革的时代。北宋时期,先后有司马光的《七国象戏》,尹洙的《象戏格》、《棋势》,晁补之的《广象戏图》等著术问世,民间还流行 " 大象戏 " 。 经过近百年的实践,象棋于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 32 枚棋子, 有河界的棋盘,将在九宫之中等等。南宋时期,象棋 " 家澈户晓 " , 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李清照、刘克庄等文学家,洪遵、文天祥等政治家,都嗜好下象棋。宫廷设的 " 棋待诏 " 中,象棋手占一半以上。民间有称为 " 棋师 " 的专业者和专制象棋子和象棋盘的手工业者。南宋还出现了洪迈的《棋经论》、叶茂卿的《象棋神机集》、 陈元靓的《事林广记》等多种象棋著述。 元明清时期,象棋继续在民间流行,技术水平不断得以提高,出现了多部总结性的理论专著,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梦入神机》、《 金鹏十八变》、《桔中秘》、《适情雅趣》、《梅花谱》、《竹香斋 象棋谱》等。杨慎、唐寅、郎英、罗颀、袁枚等文人学者都爱好下棋 ,大批著名棋手的涌现,显示了象棋受到社会各阶层民众喜爱的状况。 新中国建立之后,象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1956 年,象棋成为国家体育项目。以后,几乎每年都举行全国性的比赛。 1962 年成立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下属组织 ── 中国象棋协会,各地相应建立了下属协会机构。 40 多年来,由于群众性棋类活动和比赛的推动, 象棋棋艺水平提高得很快,优秀棋手不断涌现,其中以杨官璘、胡荣华、柳大华、赵国荣、李来群、吕钦、许银川等最为著名。 主要赛事有: 全国象棋个人赛 全国象棋锦标赛 世界象棋锦标赛 五羊杯 亚洲杯 全国象棋甲级联赛 一、国际象棋起源于中国 许多学国际象棋的人都以为,国际象棋起源于印度。这源于英国人威廉·琼斯1790发表在《亚洲研究》上的“印度象棋”一文。西方学者大多赞成他的观点。因为那时候的世界文化就是英国文化。 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情况才发生了变化。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其所著《中国科学文化史》中明确提出,象棋是中国人的创造。他详尽地分析了中国古代游戏——六博与与天文、象术、数学的关系,他说:“只有在中国,阴阳理论的盛行促使象棋雏形的产生,带有天文性质的占卜术得以发明,继而发展成带有军事含义的一种游戏。”接着陆续有苏联学者发表文章,批驳印度起源说。12年南斯拉夫历史学家比吉夫的专著《象棋——宇宙的象征》断定象棋首先出现在公元569年的中国(象戏),然后才逐渐传播开来。 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研究员切列夫考博士在年1月号的《苏联棋艺》上发表文章,根据他的研究,国际象棋起源于易经的思想:64格,对应八八、六十四卦,黑白对应阴阳。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到专家学者的反驳文章。可以认为,切列夫考博士“国际象棋起源于易经思想”的观点,在世界上已经站住了脚。 大约至少在公元前五千年以前,在中国出现了8x8的线图(甘肃永昌鸳鸯池遗址出土彩陶绘图)。在公元前10世纪以前可以断定已经有了“六博”这种古棋。公元前5世纪六博经过改革而成“塞戏”。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6年在世)曰:“不有博弈者乎”(《论语》)这句话里,博弈即指六博和围棋。史料记载公元6世纪(南北朝后期)北周武帝发明的“象戏”(公元569年)和唐代于地下发现的“百宝象棋”基本相同:8×8盘(64格),立体子,棋子摆在格子上面,也就是现代国际象棋的格局。 至迟于公元6世纪末、7世纪初,象戏进入印度(不排除更早一些的“六博、塞戏”和“类象戏”进入印度的可能性),形成了“恰图朗兹”,进入中东形成了“沙特兰兹”。恰图朗兹和沙特兰兹译成中文都是“四色棋”(或“四方棋”)。考古的实物根据是8世纪以后印度才有四色棋的存在。最早的关于“四色棋”的文字记载是公元九世纪的克什米尔史诗《拉特纳卡尔》。“沙特兰兹”后来演变成“波斯象棋”并传入欧洲。大约在15世纪木定型为今天的现代国际象棋。 “印度起源说”产生于英国人,最好也是由英国人来否定“印度起源说”。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上,关于国际象棋的起源,还说是印度或中国,而且重点介绍印度起源说。但是,2003年在英国出版《国际象棋中国学派》英文版时,在英国最大出版集团编辑撰写的简介中,一上来就已经有了这样一句话:“虽然一些最早形式的国际象棋是在远古的中国被发现”。要让英国学者改变观点可不是简单的事情啊。 今天人们探讨国际象棋的起源,是通过传说、说、考古和逻辑这四种方式,来作出各种各样的结论。说指明考古论证之方向,传说补充考古逻辑之不足。毕竟国际象棋产生的年代太古老了,象最古老的历史一样,真实的再现要经过极为漫长的过程。不过,从整体方面看,关于起源问题,有两点得到世界的公认:1、国际象棋起源于亚洲,后来传入欧洲。2、最初的规则是掷骰子来决定谁走棋。 此外,专家学者在起源逻辑上有几点似乎已经达到共识:第一,国际象棋是人造物。本质上是模型。第二,国际象棋是人类思想、意识的物化。本质上是模拟。第三,现代国际象棋是古代棋不断演变的结果。第四,演变的影响来自各个方面(包括各种棋相互之间的影响)。第五,演变的模式是渐变和突变。第六,演变和连续性共存。第七,起源的研究应从国际象棋结构三要素——棋盘、棋子、棋规——入手。第八,对于国际象棋的起源、演变和定型来说,棋盘、棋子、棋规担当不同的角色。第九,棋盘、棋子、棋规这三者未必是同时出现的。第十,没有“最初的发明者”。对此可以这样来解释:在现实世界中,时间是不可逆的。因此,时间可以创造历史,时间也可以消灭历史。从这种逻辑出发,我们永远不可能找到“最初的发明者”。只好无奈地满足于“社会的产物,智慧的结晶。”实际上,从许多方面看,国际象棋更象**。没有始俑作者吗?天知道! 二、国际象棋的本质 国际象棋是易经哲学思想的某种物化形态。我们应该从两个不同的层面来认识国际象棋。 一个是国际象棋的性质。也就是给国际象棋定性,回答国际象棋是什么的问题?千百年来,人们赋予它各种解释。国际象棋中国学派对棋的认识抓住它的本质特征——国际象棋是思维艺术。 一个是国际象棋的本质。国际象棋本质上是一种模型。它经历了由宇宙模型向社会模型的转变。棋作为文化的特殊现象,它不仅是科学、艺术、竞技和游戏的简单组合,而且是独立的复杂现象——有条件的世界模型。它反映人在改造世界中的积极作用,人是考虑到他所认识的逻辑——哲学规律,并依据他所积累的经验来起作用的。人的思想是棋的真正的灵魂。棋的发展史是由宇宙模型进化到社会模型的发展史。棋最初是宇宙模型,随着战争在社会发展中作用意义的日益增大,棋也由宇宙模型向社会模型发展,这是一个由对抗组成的社会模型,是战争、游戏、竞技等因素人格化的综合,本质上成了旧的人生哲学的反映。 三、世界国际象棋联合会 1924年在法国巴黎宣告成立世界国际象棋联合会(简称国际棋联)。总部设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后迁址瑞士的卢塞恩。再搬到瑞士的洛桑。2003年国际棋联第74届代表大会决定把总部迁移到希腊的雅典。 目前参加国际棋联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69个。国际棋联章程规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只能有一个有代表性的组织来参加国际棋联。在这种条件下,“169个”,是让许多国际组织羡慕的数字。 国际棋联设执行委员会、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由秘书处处理日常事物。 国际棋联设有一人,副六人。另设秘书长一人。现任是俄罗斯卡尔梅克共和国总统伊柳姆日诺夫。国际棋联每四年改选一次。 国际棋联下属机构有司库、基金委员会、规划委员会、分级分组委员会、援助发展中国家委员会、棋局创作委员会、艺术委员会、女子委员会、学校教育委员会、技术训练委员会和新闻出版情报统计委员会等。 国际棋联把其成员国按各大洲的国际象棋开展情况并考虑棋手实力水平,分成15个大区。其中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和中国是独立大区。每个大区都设有,副等。 国际棋联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各种世界重大比赛和在国际棋联注册的各种邀请赛、公开赛等,研究制订和修订国际象棋规则和各种比赛的竞赛规程、棋手国际称号条例、等级分条例以及授予棋手和裁判国际称号、计算和公布棋手等级分等。 甚至直到二十世纪初,国际象棋在世界的许多地方,还是贵族和富有闲人的游戏。十月革命后,在苏联的重视和大力推动下,国际象棋才逐渐普及开来。所以除了与世界各个方面的沟通联系之外,国际棋联也肩负在世界上,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普及国际象棋的艰巨任务。 如今的国际棋联有那么一点象联合国:一方面是权威,另一方面是困惑。 四、世界冠军赛及其影响 每年国际棋联组织的各种世界重大比赛和在国际棋联注册的各种邀请赛、公开赛等有上千起。这其中影响最大的当然是世界冠军赛。 从1886年到1946年一共产生了五位男子世界冠军。他们是斯坦尼茨(1886-1894)、拉斯克(1894-1921)、卡帕布兰卡(1921-1927)、阿廖欣(1927-1935,1937-1946)和尤伟(1935-1937)。虽然国际棋联1924年就成立了,但是1946年以前的男子世界冠军赛都和国际棋联无关。1927年阿廖欣从卡帕布兰卡手中夺走世界冠军的比赛,国际棋联就无所作为。第一位世界冠军斯坦尼茨,先是自封世界冠军,后来由美国曼哈顿国际象棋俱乐部组织斯坦尼茨(代表美洲)和代表欧洲的楚凯尔托特举行20局的对抗赛,胜者就是世界冠军。比赛的公平性大概不成问题,有俱乐部的专门委员会十分仔细地研究了比赛的所有细节问题。但是,由于缺乏国际组织的管理,这些世界冠军竟然都没有卫冕的义务。只要有钱,而且世界冠军愿意的话,谁都可以去挑战世界冠军。有些挑战近乎笑话。不过,这是国际象棋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国际棋联一直承认这段历史,尽管严格说来,这五位世界冠军的合法性多少有一点疑问。 1946年国际棋联抓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当时的世界冠军阿廖欣突然逝世的天赐良机,开始接管世界冠军赛的主办权。从此男子世界冠军赛才逐渐走入正轨。 女子世界冠军赛事业始于1927年,由国际棋联组织。第一位女子世界冠军是明契克(曾经代表苏联、捷克和英国),保持称号至1944年,伦敦被轰炸时不幸罹难,时年38岁。1950年开始恢复女子世界冠军赛。不过女子世界冠军一直为苏联人所把持。直到1991年中国的谢军才翻开了世界女子国际象棋新的一页。 世界冠军赛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种影响并不局限于棋界。曾经高达300万美元的男子世界冠军挑战赛的奖金自然是一个原因,但是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列宁说,“象棋是智力的体操”。在世人的心目中,国际象棋下得好,意味着人的聪明。国际象棋的世界冠军,多多少少隐喻着民族的智慧。德国大诗人歌德就说过,国际象棋是“人类智慧的试金石”。 被评为二十世纪最伟大棋手的,不是前苏联人,也不是俄罗斯人,而是美国人菲舍尔!他在12年战胜苏联棋手斯帕斯基,从而成为第十一位世界冠军。当时的尼克松在写给菲舍尔的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中说:“您在冰岛雷克雅未克所获得的压倒性胜利,本国人民皆感鼓舞,足以显示出您对世界上最艰难而且最富挑战性的比赛项目已经完全掌握。本人以极欣慰的心情,加入全国人民的行列而欢呼。向您致以深切的祝贺!” 由于第六到第十位世界冠军都是苏联人,突然冒出个美国人菲舍尔几乎打败了所有的苏联高手,所以这大大地激发了西方世界对国际象棋的热情。仅美国国际象棋协会的会员就一下子激增了一倍。当然这也刺激了当时的苏联加大了对国际象棋的投入。如今,保守的估计,全世界有七亿棋迷。一次国际象棋奥林匹克世界团体赛就有超过一百个国家的代表队参加。国际象棋已经成为仅次于足球的世界第二大体育竞赛项目。 五、关于“水平” 谈到水平,指的是实践水平,而不是理论水平。理论可以指导实践,但是理论能赢棋吗!所以尽管世界几大国际象棋学派都对国际象棋的发展影响不小,但是现在的世界,实践主义盛行,理论还是留给少数对它感兴趣的人去享受吧。 衡量一个国家的国际象棋水平,主要是看它的实践成就,也就是它在世界比赛中的成绩,也会考虑到定量的等级分和其他一些非定量因素。不能断然以一次成败定水平。 男女的国际象棋水平有差距是事实。应该对男女的国际象棋水平分开来进行比较。 从1952年苏联队参加第十届国际象棋奥林匹克赛,到1990年第29届奥赛,除了16年苏联队弃权和18年匈牙利队获得冠军外,其余18届都是苏联队获得男子团体冠军。而从1992年至2002年俄罗斯队六连冠。无论是前苏联,还是俄罗斯,在世界男子等级分前100名都占有绝对优势。2004年在世界男子等级分前100名之中,就有25名是俄罗斯棋手。在前15名中,有6名是俄罗斯棋手(还有两名是前苏联特级大师移民国外。还有两名是乌克兰棋手。除了前苏联、俄罗斯之外,真正的其他国家棋手只有五名:印度、保加利亚、英国各一名,匈牙利两名)。可以说俄罗斯男子国际象棋水平,从整体上看,具有绝对优势。从男子个人水平来看,半个世纪以来,除了当年美国人菲舍尔最好的时候,确实是举世无双之外,也是前苏联和俄罗斯的棋手水平最高。在菲舍尔之后是卡尔波夫,接着是卡斯帕罗夫,没有人能与之抗衡。虽然二十世纪90年代末新的淘汰赛制产生了三个新的世界冠军——俄罗斯的哈里夫曼、印度的阿南德和乌克兰的波诺马廖夫,再加上克拉姆尼克在职业特级大师世界冠军赛中战胜卡斯帕罗夫而夺得冠军,但是综合各方面情况来看,例如,国际棋联2004年1月1日的等级分,卡斯帕罗夫是2831,多年来,卡斯帕罗夫的等级分都保持在2800以上,一直稳居世界第一位,许多高奖金的邀请赛也都是卡斯帕罗夫领先。所以,当今世界第一高手仍然是卡斯帕罗夫。排在第二位的是印度的阿南德和俄罗斯的克拉姆尼克。 女子国际象棋从二十世纪50年代起一直是苏联有绝对优势。从谢军战胜齐布尔达尼泽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最近五年无论是团体,还是个人,中国女子国际象棋都占有压倒优势。 从总体上来说,近十年来,世界上国际象棋水平最高的是以俄罗斯为代表的独联体国家,其次是欧美国家。然而,最近几年,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和印度正在迅猛地进步。有趣的是,2001年秋天,中国俄罗斯国际象棋对抗赛在上海举行期间,中俄领队对目前世界国际象棋格局的评论。中国领队认为,当今世界的国际象棋水平是一超(俄罗斯)多强(英国、匈牙利、乌克兰、中国、美国、以色列、德国、印度、亚美尼亚等)格局。俄罗斯领队则认为,现在的形势是“两强”并立领先,俄罗斯是男子第一,女子前3名;中国是女子第一,男子前6名,从男女综合起来看,不是一超,而是两超。 也许存在这样的差别:国家和行家重视的是整体的实力,数亿棋迷关心的是个人的成败。毕竟如今是迷信明星效应的时代。 六、“人机大战” 任何有电脑常识的人都知道,硬件固然重要,但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软件。由于现在软件的编程还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图灵模式,并没有本质的进步。因此电脑在人工智能方面很难有什么根本性的突破。近二十年来,电脑程序的下棋水平没有实质的提高,不过还是候补大师的水平。 电脑硬件和电脑游戏的飞速发展,使电脑公司发了财。但是,资本永远不会满足。它们的胃口转向七亿棋迷。也对准了那些不是棋迷、却认为下好棋要有点智慧的人们。 目前世界上对电脑和国际象棋同时都有深入了解的人极其有限。电脑公司正是利用这一点来做活广告。电脑商喜欢吹嘘电脑一秒钟能计算几百万乃至上亿步棋。其实,下棋只要算清一步就够了。关键是能够确定其好、坏。而对这一点,目前还看不到电脑拥有这种天份(能力)的可能性。 “更深的蓝”和“深蓝”在国际象棋程序上没有什么质的区别。“深蓝”1993年败给DOS程序“FRITZ3”(德国兵3)。走投无路之下,变相送钱给卡斯帕罗夫,拼命宣传什么 “人机大战”。所谓“人机大战”,实在是电脑公司的神话。根据国际棋联关于世界冠军赛的规则,想向世界冠军挑战,应该通过层层选拔。至今,还没有一个电脑商愿意这么干。“深蓝”又有什么资格向卡斯帕罗夫挑战?所以,如今的“人机大战”,不过是花钱买“份”而已。 客观上,金钱的力量不可低估,电脑公司达到了目的。 国际棋联伊柳姆日诺夫也对“人机大战”表示肯定。又有钱拿,又宣传国际象棋,扩大了国际象棋的影响,何乐而不为! 世界上已经出版国际象棋图书有上万种,国际象棋图书的总数,比其他所以体育竞技项目图书的总和还要多。由于欧、美人有读书的习惯,所以目前国际象棋书籍的日子还不错。相比之下,国际象棋报刊的日子似乎开始有了一点忧虑。世界上的国际象棋报刊有上千种。但是它们和无孔不入的网络相比,不能不感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受到威胁。 在网络时代,国际象棋运动能够在网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应该是国际象棋在世界发展的。 卓越的思想家伏尔泰称象棋是人类巨大的财富之一。国际象棋是人类表现自己思维智慧的理想场所。几千万人同时在网上欣赏棋战则流露出巨大商机。电脑公司挖空心思操纵比赛污染了国际象棋的纯洁。商业化的潮流终于冲进国际象棋庄严的殿堂。但是,人类追求美好理想的天性不会改变。国际象棋思维艺术的美妙依然健在!

中国象棋名人?

善弈、白居易、狄仁杰、赵匡胤、王安石、秦少游、刘克庄、李清照、叶潜仲、司马光、朱棣、冯梦龙、凌蒙初,吴承恩、。

1、唐代,由于唐太宗李世民为倡导‘象戏’,武则天推而广之。‘当时社会风尚十分重视弈棋,文人学士会不会弈棋及其水平高低都与他在社会上的地位有一定关系’。

故唐宋八大家善弈,其中白居易颇为自负,曾有”棋罢嫌无敌,诗成愧在前“之感叹!名臣狄仁杰,以棋局释政局,首开棋为政治服务之先河。

2、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更是一位象棋迷。他下棋输华山的故事家喻户晓,而且重信诺,不仅赐华山陈抟,同时‘免华山附近黎庶之征徭近三百年’。因下棋而使广大百姓长期免税,此举古今罕见。

在他的影响下,宋朝涌现出一大批象棋爱好者,如王安石、秦少游、刘克庄、李清照、叶潜仲等。其中文学家洪迈撰写《棋经论》,成为早期的象棋理论家。

曾编篡《资治通鉴》的史学家司马光对象棋大胆革新,发明‘广象棋’,在中国象棋史上有一定影响。

更值得一提的是南宋时期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人们只知道他留下的《正气歌》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铿锵名句,却很少知道他还是一位棋艺水平 相当精湛的象棋专家。他‘行弈决胜负,愈负愈乐,忘日早暮’。可见兴趣之浓。

3、明朝朱元璋是坚决反对下棋的皇帝。但其子其孙却是嗜棋如命的‘高级棋迷’。这说明,象棋的艺术魅力是任何人也禁不了的。其子朱权不但下 棋,还编写棋谱。

另一子明成祖朱棣在组织编篡《永乐大典》时,还命他们编入一卷《象棋》。其孙朱高帜(明仁宗)爱棋更甚,他与状元曾子下棋兴浓时,还赋诗 助兴,互相唱和。

4、乾隆皇帝既是戏迷,又是棋迷,而且一旦摆上棋就不肯再去看戏。总之,象棋在明清时期有着长足发展,特别表现在文化理论上。

文学家如冯梦龙、凌蒙初,吴承恩等,在他们的著作中,你可以找到不少弈棋诗作。

5、近代,随着列强侵入,国家战乱,许多文艺项目消声匿迹。唯独象棋依然出现,只不过形式不同罢了。一些名士的愤世之词也少不了棋的内容。‘政怨桑田会成海,岂直长安嗟如弈’-这是的心声。

扩展资料:

象棋主要流行于华人及汉字文化圈的国家,象棋是中国正式开展的78个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是首届世界智力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之一。2008年6月7日,象棋经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象棋职业棋手基本工资是多少

1 象棋现状决定棋手生存状态  要弄清中国象棋手的生存现状,首先要清楚中国象棋的现状,因为在很大程度上,中国象棋的现状决定了棋手的生存状态。  在谈论中国象棋的境况时,人们一般将它与围棋和国际象棋进行比较,也许这并不是最科学的方法,但却可能是最省时省力、也最直观的方法,作为棋类竞技项目,他们相互之间确实具有可比性。  在中国的三大棋中,象棋有着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据估计中国有2亿人会下象棋。中央电视台曾作过节目收视率调查,象棋仅次于足球和赛车,列赛事转播收视率第3位。象棋比赛从19年“中立杯”开始走上荧屏,每年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都有固定时间转播象棋比赛,其收视率最高曾达到0.62%,也就是说有800万人观看电视象棋节目,而象棋节目的平均收看率也达到了0.48%。因此不少人产生了疑问:这样一项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运动,为何其棋手的生存环境却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呢?  其实,三棋棋手的待遇和收入情况比较复杂,很难一概而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三棋的男子棋手和女子棋手的差别很大,一定要分开来讨论。  影响力比不上围棋  很多人都认为,既然围棋和国际象棋的地位高于象棋,那么象棋手的境遇和收入肯定不如这两种棋的棋手,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真正的情形是,在中国,围棋的地位和影响是最大的,就男子棋手而言,在全国范围内,围棋手无论是顶级水平棋手还是中下级水平棋手,其生存状态和收入都要好于象棋和国际象棋的选手,这是因为,围棋有中国、日本、韩国三国竞争,其影响力也大大提高。另外,作为两个经济强国,日本和韩国有很强的实力来赞助、举办众多高额奖金的国际比赛(围棋有10多项国际比赛),这一点是象棋所无法比拟的。  而象棋只是全球华人圈的体育活动,亚锦赛也好,世锦赛也好,参赛选手大多是华裔。除中国队选手外,其他地方的选手都是业余选手,其水平非常有限,所以,许多大赛的冠军通常会毫无悬念地被中国队选手囊括。由于缺乏高水平的非华裔选手参与,世界性象棋大赛的激烈程度、影响力以及受关注的程度都远不如围棋。亚洲象棋锦标赛基本上没有奖金,世锦赛冠军的奖金也低得可怜,还不如国内一些杯赛的奖金高。  地位不及国际象棋  象棋与国际象棋相比较,国际象棋在中国的影响力和地位要高于象棋。原因是,国际象棋有国际竞争,而且比围棋还要激烈,因为围棋运动说到底只局限于东亚,国际象棋则是真正世界性的项目,特别是中国女子国际象棋无论是个人或是团体近年来一直处于世界顶尖水平。  而象棋一向被看作是民间的东西,以前被视作贩夫走卒的玩意,新中国成立前以棋为生的人大多都是在民间以下彩棋、作表演维持生计,更有一些人是靠摆残棋为业。新中国成立后,象棋的地位虽有所提高,但在人们的观念中它还是难登大雅之堂。改革开放后,象棋又一次获得“新生”,上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赞助举办的象棋比赛接二连三,显出“红火”的景象,但毕竟还要受大环境的左右,高奖金、影响力大的比赛依然很少。客观地说,当时举办这些比赛还是和企业追求知名度有关,特级大师成为各种杯赛的当然代表,这对推动象棋发展有积极的一面。1985年,随着中日围棋擂台赛的举办,围棋热了起来。1990年,谢军夺得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国际象棋在我国也获得了进一步发展,象棋则相对显得冷落了许多,只有1980年开始举办的“五羊杯”和1990年开始举办的“银荔杯”两项赛事成为传统比赛延续至今。然而,象棋的影响力还是远远不能和围棋、国际象棋相比。  但国内象棋手的收入却一般都高于国际象棋手(特指男子棋手),特别是男子顶尖高手。这是因为,虽然国际象棋的男子世界比赛奖金比围棋要高得多(众多世界围棋比赛中,冠军奖金最高的是应氏杯的40万美元,而国际象棋传统赛制的世界冠军的奖金高达几百万美元,一些超级大赛的冠军奖金也超过百万美元。新赛制男子世界冠军奖金大概是60万美元左右,女子世界冠军大概是6万美元),但中国国际象棋的顶尖高手只有叶江川一人能进入世界排名的前100名,他们都不够资格被邀请参加各种传统的超级大赛,而国内的国际象棋高奖金的杯赛极少,再加上国际象棋在中国远不如象棋普及,专门邀请特级大师参加的一次性邀请赛也远不如象棋多。目前国内国际象棋比赛最高的奖金额才10万元人民币。  各地棋手境况迥异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三棋情况是国内的整体情况,而具体情况则因地而异,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情况。如在广东,因为下象棋风气颇盛,象棋在这里的群众基础深厚(特别是小城市,甚至是县一级、镇一级的地方,喜欢象棋的人更是众多,这是围棋没有办法和象棋比的),专业队的水平最高(全国等级分最高的两位棋手都在广东队,广东队多次获得全国团体冠军),象棋的影响力与象棋手的待遇收入都要高于围棋与国际象棋。广东围棋队最近几年从甲级降到乙级,没有了征战甲级联赛的收入,再加上广东围棋没有一流高手,棋手基本上只靠棋队的固定工资“过活”。广东国际象棋队整体实力很强,多次夺得全国团体赛的冠军和亚军,但由于没有名气大的顶尖棋手,再加上国内高额奖金的国际象棋赛比较少,因此他们与围棋手的收入基本相近。 2 棋手档次不同收入大相径庭  在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特别是围棋的最大区别是,象棋大部分棋手,包括不少大师级的棋手,都不是真正的职业棋手,他们平时光靠下棋的收入根本无法“养活”自己,还要去单位上班或靠其他工作谋生。国内只有广东、上海、江苏、黑龙江、河北、北京和吉林等为数不多的地方有专业象棋队,象棋队的棋手每月的工资为1000元~2000元。  2003年全国象甲联赛的推出使棋手增加了不少比赛机会。同时,12个参赛队在社会上拉到的赞助费一般为40万元~80万元;棋手对局费一般为:输棋1500元,赢棋3000元左右。这就使得棋手的比赛收入较之过去有了大幅度提高。  柳大华在说起中国象棋手目前的生存状态时认为:在各种体育活动走向市场后,象棋比赛的奖金在原来基础上有很大提高,但目前广大职业棋手比赛的机会非常少,结果是顶尖高手因奖金相对丰厚而生活得较好,而其他棋手的生存状况就要差一些。  由于棋手的收入属于个人隐私,记者无法进行十分准确的统计,但棋界人士一般都能根据棋手各种公开的收入进行分析,得出较为客观的大概的数字。如吕钦与许银川这样的顶级象棋手,他们可以获得各种杯赛、邀请赛的冠军奖金以及通过征战象甲联赛获得部分奖金,另外,他们还有工资,平时参加一些在广东各地举办的象棋推广普及活动(如车轮应众)也有部分收入,他们平均每年的总体收入不会少于20万元。  不过,这与国内的围棋顶尖高手相比就相差很远了,像常昊、古力等中国围棋顶尖高手一般每年有40万~50万元的收入,如果能拿世界冠军,收入甚至可以超过100万元(按规定,中国三棋棋手国内比赛的奖金扣税后全部归棋手本人,国际比赛奖金扣税后大部分要上缴,棋手本人分到的奖金不到总额的三成)。至于象棋的中上等水平的棋手,他们平均每年的收入大概为4万元~8万元。 3 中外棋手对比我棋手更享受  比起外国的棋手,中国的棋手相对来说生活比较稳定。据谢军介绍,国外的国际象棋职业棋手分成几种类型:一种是以棋为生的,教棋、写书或者组织俱乐部活动;另外是处于中上等水平的棋手,靠奖金谋生,他们更愿意靠下棋为生,毕竟棋手对棋很有感情。相对来说,这部分棋手的收入并不稳定,生活也不是很稳定,他们经常为参加比赛而不停奔波。  对国际象棋的发展贡献最大的是世界排名在前50位左右的棋手,这批棋手靠奖金就能过上很好的生活,他们有奖金、有赞助商,经济上没有压力,同时也可以在家里或者通过一个小群体准备比赛,提高自己的棋艺。  至于围棋,中国著名的一流棋手的生存环境在中日韩三国中是最好的,围棋设有国家队,队员有一份不算太高但也能维持温饱的工资。由于国家队的流动性很小,一些常年不参加国际大赛的棋手,仍然年复一年地拿着国家队工资。另外,中国有很多热衷围棋的商界人士,虽然国内正规的围棋赛事不如日韩多,但却有很多被圈内人士戏称为“分钱大会”的“邀请赛”、“四强赛”等等,棋手只要有名气,就会被人邀请参赛。

象棋是谁发明的?大神们帮帮忙

中国象棋具有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关于象棋的正式记载 ,如:《楚辞 · 招魂》中有 " 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 " 。《说苑》载:雍门子周以琴见 孟尝 君,说: " 足下千乘之君也, …… 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 " 由此可见,远在战国时代,象棋已在贵族阶层中流行开来了。据上述情况及 象棋的形制推断,象棋当在周代建朝(公元前 11 世纪)前后产生于中国南部的氏族地区。早期的象棋,棋制由棋、箸、局等三种器具组成。两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别为:枭、卢、雉、犊、塞(二枚)。棋子用象牙雕刻而成。箸,相当于骰子,在棋之前先要投箸。局,是一种方形的棋盘。比赛时 ," 投六箸,行六棋 " ,斗巧斗智,相互进攻逼迫,而制对方于死地。春秋战国时的兵制,以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共六人,当时作为军事训练的足球游戏,也是每方六人。由此可见,早期的象棋,是象征当时战斗的一种游戏。在这种棋制的基础上,后来又出现一种叫 " 塞 " 的棋戏,只行棋不投箸,摆脱了早期象棋中侥幸取胜的成分。 秦汉时期,塞戏颇为盛行,当时又称塞戏为 " 格五 " 。从湖北云梦西汉墓出土的塞戏棋盘和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彩绘木俑塞戏 ,可以映证汉代边韶《塞赋》中对塞戏形制的描写。三国时期,象棋的形制不断地变化,并已和印度有了传播关系。至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朝代,武帝(公元 561 ~ 578 年在位)制《象经》,王褒写《象戏 ·序》,庚信写《象戏经赋》,标志着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隋唐时期,象棋活动稳步开展,史籍上屡见记载,其中最重要的是《士礼居丛书》载《梁公九谏》中对武则天梦中下象棋频国天女的记叙和牛僧孺《玄怪录》中关于宝应元年(公元 762 年)岑顺梦见象棋的一段故事。结合现在能见到的北宋初期饰有 " 琴棋书画 " 四样图案,而以八格乘八格的明暗相间的棋盘来表示棋的苏州织锦,和河南开封出土的背面绘有图形的铜质棋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唐代的象棋形制,和早期的国际象棋颇多相似之处。当时象棋的流行情况,从诗文中诸多记载中,都可略见一斑。而象棋谱《樗薄象戏格》三卷则可能是唐代的著作。 宋代是象棋广泛流行,形制大变革的时代。北宋时期,先后有司马光的《七国象戏》,尹洙的《象戏格》、《棋势》,晁补之的《广象戏图》等著术问世,民间还流行 " 大象戏 " 。 经过近百年的实践,象棋于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 32 枚棋子, 有河界的棋盘,将在九宫之中等等。南宋时期,象棋 " 家澈户晓 " , 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李清照、刘克庄等文学家,洪遵、文天祥等政治家,都嗜好下象棋。宫廷设的 " 棋待诏 " 中,象棋手占一半以上。民间有称为 " 棋师 " 的专业者和专制象棋子和象棋盘的手工业者。南宋还出现了洪迈的《棋经论》、叶茂卿的《象棋神机集》、 陈元靓的《事林广记》等多种象棋著述。 元明清时期,象棋继续在民间流行,技术水平不断得以提高,出现了多部总结性的理论专著,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梦入神机》、《 金鹏十八变》、《桔中秘》、《适情雅趣》、《梅花谱》、《竹香斋 象棋谱》等。杨慎、唐寅、郎英、罗颀、袁枚等文人学者都爱好下棋 ,大批著名棋手的涌现,显示了象棋受到社会各阶层民众喜爱的状况。 新中国建立之后,象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1956 年,象棋成为国家体育项目。以后,几乎每年都举行全国性的比赛。 1962 年成立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下属组织 ── 中国象棋协会,各地相应建立了下属协会机构。 40 多年来,由于群众性棋类活动和比赛的推动, 象棋棋艺水平提高得很快,优秀棋手不断涌现,其中以杨官璘、胡荣华、柳大华、赵国荣、李来群、吕钦、许银川等最为著名。 主要赛事有: 全国象棋个人赛 全国象棋锦标赛 世界象棋锦标赛 五羊杯 亚洲杯 全国象棋甲级联赛 一、国际象棋起源于中国 许多学国际象棋的人都以为,国际象棋起源于印度。这源于英国人威廉·琼斯1790发表在《亚洲研究》上的“印度象棋”一文。西方学者大多赞成他的观点。因为那时候的世界文化就是英国文化。 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情况才发生了变化。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其所著《中国科学文化史》中明确提出,象棋是中国人的创造。他详尽地分析了中国古代游戏——六博与与天文、象术、数学的关系,他说:“只有在中国,阴阳理论的盛行促使象棋雏形的产生,带有天文性质的占卜术得以发明,继而发展成带有军事含义的一种游戏。”接着陆续有苏联学者发表文章,批驳印度起源说。12年南斯拉夫历史学家比吉夫的专著《象棋——宇宙的象征》断定象棋首先出现在公元569年的中国(象戏),然后才逐渐传播开来。 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研究员切列夫考博士在年1月号的《苏联棋艺》上发表文章,根据他的研究,国际象棋起源于易经的思想:64格,对应八八、六十四卦,黑白对应阴阳。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到专家学者的反驳文章。可以认为,切列夫考博士“国际象棋起源于易经思想”的观点,在世界上已经站住了脚。 大约至少在公元前五千年以前,在中国出现了8x8的线图(甘肃永昌鸳鸯池遗址出土彩陶绘图)。在公元前10世纪以前可以断定已经有了“六博”这种古棋。公元前5世纪六博经过改革而成“塞戏”。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6年在世)曰:“不有博弈者乎”(《论语》)这句话里,博弈即指六博和围棋。史料记载公元6世纪(南北朝后期)北周武帝发明的“象戏”(公元569年)和唐代于地下发现的“百宝象棋”基本相同:8×8盘(64格),立体子,棋子摆在格子上面,也就是现代国际象棋的格局。 至迟于公元6世纪末、7世纪初,象戏进入印度(不排除更早一些的“六博、塞戏”和“类象戏”进入印度的可能性),形成了“恰图朗兹”,进入中东形成了“沙特兰兹”。恰图朗兹和沙特兰兹译成中文都是“四色棋”(或“四方棋”)。考古的实物根据是8世纪以后印度才有四色棋的存在。最早的关于“四色棋”的文字记载是公元九世纪的克什米尔史诗《拉特纳卡尔》。“沙特兰兹”后来演变成“波斯象棋”并传入欧洲。大约在15世纪木定型为今天的现代国际象棋。 “印度起源说”产生于英国人,最好也是由英国人来否定“印度起源说”。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上,关于国际象棋的起源,还说是印度或中国,而且重点介绍印度起源说。但是,2003年在英国出版《国际象棋中国学派》英文版时,在英国最大出版集团编辑撰写的简介中,一上来就已经有了这样一句话:“虽然一些最早形式的国际象棋是在远古的中国被发现”。要让英国学者改变观点可不是简单的事情啊。 今天人们探讨国际象棋的起源,是通过传说、说、考古和逻辑这四种方式,来作出各种各样的结论。说指明考古论证之方向,传说补充考古逻辑之不足。毕竟国际象棋产生的年代太古老了,象最古老的历史一样,真实的再现要经过极为漫长的过程。不过,从整体方面看,关于起源问题,有两点得到世界的公认:1、国际象棋起源于亚洲,后来传入欧洲。2、最初的规则是掷骰子来决定谁走棋。 此外,专家学者在起源逻辑上有几点似乎已经达到共识:第一,国际象棋是人造物。本质上是模型。第二,国际象棋是人类思想、意识的物化。本质上是模拟。第三,现代国际象棋是古代棋不断演变的结果。第四,演变的影响来自各个方面(包括各种棋相互之间的影响)。第五,演变的模式是渐变和突变。第六,演变和连续性共存。第七,起源的研究应从国际象棋结构三要素——棋盘、棋子、棋规——入手。第八,对于国际象棋的起源、演变和定型来说,棋盘、棋子、棋规担当不同的角色。第九,棋盘、棋子、棋规这三者未必是同时出现的。第十,没有“最初的发明者”。对此可以这样来解释:在现实世界中,时间是不可逆的。因此,时间可以创造历史,时间也可以消灭历史。从这种逻辑出发,我们永远不可能找到“最初的发明者”。只好无奈地满足于“社会的产物,智慧的结晶。”实际上,从许多方面看,国际象棋更象**。没有始俑作者吗?天知道! 二、国际象棋的本质 国际象棋是易经哲学思想的某种物化形态。我们应该从两个不同的层面来认识国际象棋。 一个是国际象棋的性质。也就是给国际象棋定性,回答国际象棋是什么的问题?千百年来,人们赋予它各种解释。国际象棋中国学派对棋的认识抓住它的本质特征——国际象棋是思维艺术。 一个是国际象棋的本质。国际象棋本质上是一种模型。它经历了由宇宙模型向社会模型的转变。棋作为文化的特殊现象,它不仅是科学、艺术、竞技和游戏的简单组合,而且是独立的复杂现象——有条件的世界模型。它反映人在改造世界中的积极作用,人是考虑到他所认识的逻辑——哲学规律,并依据他所积累的经验来起作用的。人的思想是棋的真正的灵魂。棋的发展史是由宇宙模型进化到社会模型的发展史。棋最初是宇宙模型,随着战争在社会发展中作用意义的日益增大,棋也由宇宙模型向社会模型发展,这是一个由对抗组成的社会模型,是战争、游戏、竞技等因素人格化的综合,本质上成了旧的人生哲学的反映。 三、世界国际象棋联合会 1924年在法国巴黎宣告成立世界国际象棋联合会(简称国际棋联)。总部设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后迁址瑞士的卢塞恩。再搬到瑞士的洛桑。2003年国际棋联第74届代表大会决定把总部迁移到希腊的雅典。 目前参加国际棋联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69个。国际棋联章程规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只能有一个有代表性的组织来参加国际棋联。在这种条件下,“169个”,是让许多国际组织羡慕的数字。 国际棋联设执行委员会、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由秘书处处理日常事物。 国际棋联设有一人,副六人。另设秘书长一人。现任是俄罗斯卡尔梅克共和国总统伊柳姆日诺夫。国际棋联每四年改选一次。 国际棋联下属机构有司库、基金委员会、规划委员会、分级分组委员会、援助发展中国家委员会、棋局创作委员会、艺术委员会、女子委员会、学校教育委员会、技术训练委员会和新闻出版情报统计委员会等。 国际棋联把其成员国按各大洲的国际象棋开展情况并考虑棋手实力水平,分成15个大区。其中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和中国是独立大区。每个大区都设有,副等。 国际棋联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各种世界重大比赛和在国际棋联注册的各种邀请赛、公开赛等,研究制订和修订国际象棋规则和各种比赛的竞赛规程、棋手国际称号条例、等级分条例以及授予棋手和裁判国际称号、计算和公布棋手等级分等。 甚至直到二十世纪初,国际象棋在世界的许多地方,还是贵族和富有闲人的游戏。十月革命后,在苏联的重视和大力推动下,国际象棋才逐渐普及开来。所以除了与世界各个方面的沟通联系之外,国际棋联也肩负在世界上,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普及国际象棋的艰巨任务。 如今的国际棋联有那么一点象联合国:一方面是权威,另一方面是困惑。 四、世界冠军赛及其影响 每年国际棋联组织的各种世界重大比赛和在国际棋联注册的各种邀请赛、公开赛等有上千起。这其中影响最大的当然是世界冠军赛。 从1886年到1946年一共产生了五位男子世界冠军。他们是斯坦尼茨(1886-1894)、拉斯克(1894-1921)、卡帕布兰卡(1921-1927)、阿廖欣(1927-1935,1937-1946)和尤伟(1935-1937)。虽然国际棋联1924年就成立了,但是1946年以前的男子世界冠军赛都和国际棋联无关。1927年阿廖欣从卡帕布兰卡手中夺走世界冠军的比赛,国际棋联就无所作为。第一位世界冠军斯坦尼茨,先是自封世界冠军,后来由美国曼哈顿国际象棋俱乐部组织斯坦尼茨(代表美洲)和代表欧洲的楚凯尔托特举行20局的对抗赛,胜者就是世界冠军。比赛的公平性大概不成问题,有俱乐部的专门委员会十分仔细地研究了比赛的所有细节问题。但是,由于缺乏国际组织的管理,这些世界冠军竟然都没有卫冕的义务。只要有钱,而且世界冠军愿意的话,谁都可以去挑战世界冠军。有些挑战近乎笑话。不过,这是国际象棋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国际棋联一直承认这段历史,尽管严格说来,这五位世界冠军的合法性多少有一点疑问。 1946年国际棋联抓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当时的世界冠军阿廖欣突然逝世的天赐良机,开始接管世界冠军赛的主办权。从此男子世界冠军赛才逐渐走入正轨。 女子世界冠军赛事业始于1927年,由国际棋联组织。第一位女子世界冠军是明契克(曾经代表苏联、捷克和英国),保持称号至1944年,伦敦被轰炸时不幸罹难,时年38岁。1950年开始恢复女子世界冠军赛。不过女子世界冠军一直为苏联人所把持。直到1991年中国的谢军才翻开了世界女子国际象棋新的一页。 世界冠军赛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种影响并不局限于棋界。曾经高达300万美元的男子世界冠军挑战赛的奖金自然是一个原因,但是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列宁说,“象棋是智力的体操”。在世人的心目中,国际象棋下得好,意味着人的聪明。国际象棋的世界冠军,多多少少隐喻着民族的智慧。德国大诗人歌德就说过,国际象棋是“人类智慧的试金石”。 被评为二十世纪最伟大棋手的,不是前苏联人,也不是俄罗斯人,而是美国人菲舍尔!他在12年战胜苏联棋手斯帕斯基,从而成为第十一位世界冠军。当时的尼克松在写给菲舍尔的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中说:“您在冰岛雷克雅未克所获得的压倒性胜利,本国人民皆感鼓舞,足以显示出您对世界上最艰难而且最富挑战性的比赛项目已经完全掌握。本人以极欣慰的心情,加入全国人民的行列而欢呼。向您致以深切的祝贺!” 由于第六到第十位世界冠军都是苏联人,突然冒出个美国人菲舍尔几乎打败了所有的苏联高手,所以这大大地激发了西方世界对国际象棋的热情。仅美国国际象棋协会的会员就一下子激增了一倍。当然这也刺激了当时的苏联加大了对国际象棋的投入。如今,保守的估计,全世界有七亿棋迷。一次国际象棋奥林匹克世界团体赛就有超过一百个国家的代表队参加。国际象棋已经成为仅次于足球的世界第二大体育竞赛项目。 五、关于“水平” 谈到水平,指的是实践水平,而不是理论水平。理论可以指导实践,但是理论能赢棋吗!所以尽管世界几大国际象棋学派都对国际象棋的发展影响不小,但是现在的世界,实践主义盛行,理论还是留给少数对它感兴趣的人去享受吧。 衡量一个国家的国际象棋水平,主要是看它的实践成就,也就是它在世界比赛中的成绩,也会考虑到定量的等级分和其他一些非定量因素。不能断然以一次成败定水平。 男女的国际象棋水平有差距是事实。应该对男女的国际象棋水平分开来进行比较。 从1952年苏联队参加第十届国际象棋奥林匹克赛,到1990年第29届奥赛,除了16年苏联队弃权和18年匈牙利队获得冠军外,其余18届都是苏联队获得男子团体冠军。而从1992年至2002年俄罗斯队六连冠。无论是前苏联,还是俄罗斯,在世界男子等级分前100名都占有绝对优势。2004年在世界男子等级分前100名之中,就有25名是俄罗斯棋手。在前15名中,有6名是俄罗斯棋手(还有两名是前苏联特级大师移民国外。还有两名是乌克兰棋手。除了前苏联、俄罗斯之外,真正的其他国家棋手只有五名:印度、保加利亚、英国各一名,匈牙利两名)。可以说俄罗斯男子国际象棋水平,从整体上看,具有绝对优势。从男子个人水平来看,半个世纪以来,除了当年美国人菲舍尔最好的时候,确实是举世无双之外,也是前苏联和俄罗斯的棋手水平最高。在菲舍尔之后是卡尔波夫,接着是卡斯帕罗夫,没有人能与之抗衡。虽然二十世纪90年代末新的淘汰赛制产生了三个新的世界冠军——俄罗斯的哈里夫曼、印度的阿南德和乌克兰的波诺马廖夫,再加上克拉姆尼克在职业特级大师世界冠军赛中战胜卡斯帕罗夫而夺得冠军,但是综合各方面情况来看,例如,国际棋联2004年1月1日的等级分,卡斯帕罗夫是2831,多年来,卡斯帕罗夫的等级分都保持在2800以上,一直稳居世界第一位,许多高奖金的邀请赛也都是卡斯帕罗夫领先。所以,当今世界第一高手仍然是卡斯帕罗夫。排在第二位的是印度的阿南德和俄罗斯的克拉姆尼克。 女子国际象棋从二十世纪50年代起一直是苏联有绝对优势。从谢军战胜齐布尔达尼泽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最近五年无论是团体,还是个人,中国女子国际象棋都占有压倒优势。 从总体上来说,近十年来,世界上国际象棋水平最高的是以俄罗斯为代表的独联体国家,其次是欧美国家。然而,最近几年,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和印度正在迅猛地进步。有趣的是,2001年秋天,中国俄罗斯国际象棋对抗赛在上海举行期间,中俄领队对目前世界国际象棋格局的评论。中国领队认为,当今世界的国际象棋水平是一超(俄罗斯)多强(英国、匈牙利、乌克兰、中国、美国、以色列、德国、印度、亚美尼亚等)格局。俄罗斯领队则认为,现在的形势是“两强”并立领先,俄罗斯是男子第一,女子前3名;中国是女子第一,男子前6名,从男女综合起来看,不是一超,而是两超。 也许存在这样的差别:国家和行家重视的是整体的实力,数亿棋迷关心的是个人的成败。毕竟如今是迷信明星效应的时代。 六、“人机大战” 任何有电脑常识的人都知道,硬件固然重要,但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软件。由于现在软件的编程还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图灵模式,并没有本质的进步。因此电脑在人工智能方面很难有什么根本性的突破。近二十年来,电脑程序的下棋水平没有实质的提高,不过还是候补大师的水平。 电脑硬件和电脑游戏的飞速发展,使电脑公司发了财。但是,资本永远不会满足。它们的胃口转向七亿棋迷。也对准了那些不是棋迷、却认为下好棋要有点智慧的人们。 目前世界上对电脑和国际象棋同时都有深入了解的人极其有限。电脑公司正是利用这一点来做活广告。电脑商喜欢吹嘘电脑一秒钟能计算几百万乃至上亿步棋。其实,下棋只要算清一步就够了。关键是能够确定其好、坏。而对这一点,目前还看不到电脑拥有这种天份(能力)的可能性。 “更深的蓝”和“深蓝”在国际象棋程序上没有什么质的区别。“深蓝”1993年败给DOS程序“FRITZ3”(德国兵3)。走投无路之下,变相送钱给卡斯帕罗夫,拼命宣传什么 “人机大战”。所谓“人机大战”,实在是电脑公司的神话。根据国际棋联关于世界冠军赛的规则,想向世界冠军挑战,应该通过层层选拔。至今,还没有一个电脑商愿意这么干。“深蓝”又有什么资格向卡斯帕罗夫挑战?所以,如今的“人机大战”,不过是花钱买“份”而已。 客观上,金钱的力量不可低估,电脑公司达到了目的。 国际棋联伊柳姆日诺夫也对“人机大战”表示肯定。又有钱拿,又宣传国际象棋,扩大了国际象棋的影响,何乐而不为! 世界上已经出版国际象棋图书有上万种,国际象棋图书的总数,比其他所以体育竞技项目图书的总和还要多。由于欧、美人有读书的习惯,所以目前国际象棋书籍的日子还不错。相比之下,国际象棋报刊的日子似乎开始有了一点忧虑。世界上的国际象棋报刊有上千种。但是它们和无孔不入的网络相比,不能不感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受到威胁。 在网络时代,国际象棋运动能够在网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应该是国际象棋在世界发展的。 卓越的思想家伏尔泰称象棋是人类巨大的财富之一。国际象棋是人类表现自己思维智慧的理想场所。几千万人同时在网上欣赏棋战则流露出巨大商机。电脑公司挖空心思操纵比赛污染了国际象棋的纯洁。商业化的潮流终于冲进国际象棋庄严的殿堂。但是,人类追求美好理想的天性不会改变。国际象棋思维艺术的美妙依然健在!

纳哦

徐天红的管理成绩

徐天红经过多年的艰苦磨炼,开、中、残棋功夫比较全面,行棋风格稳健细巧,常能因势利导抓住对方微小弱点,积小胜为大胜。走逆风时他能沉着应战,伺隙反击,故棋界誉其为“弯不断的杨柳”。徐天红棋艺布局严谨,先手擅长中炮进三兵、仙人指路等局法,后手对屏风马、反宫马、顺手炮等颇有造诣。

自担任江苏棋院副院长、省管理中心副主任以来,他一直分管训练工作。在省体育局领导的关心下,他务实创新,刻苦训练,狠抓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把创造更好的运动成绩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

徐天红十分关心教练队伍建设,培养了一支拥有李国勋、潘刚、徐俊、李刚、唐建明等经验丰富、勤奋敬业的优秀教练队伍,造就了一支拥有伍霞、沈阳、阮露斐三位世界冠军及多位全国冠军的优秀运动队。在第三届体育大会上获得了三块金牌。每一块金牌都凝聚着象徐天红那样的领导的心血和汗水,每一块金牌后面都有着许许多多的动人故事。为了备战体育大会,充分讨论各种可能方案,无数个细节都被反反复复过滤。

为了加强女子象棋夺金牌的备战,徐天红同志放弃了自己的参赛机会,甘当陪练,兼任教练及领队,并且利用男队的技术优秀与女队合练。张国凤老将与新秀杨伊表现出色,心中有底气。象棋队员杨伊说:“只要徐老师摆过的招我都敢下,一点也不怕。”最终他们夺得女子团体及个人两块金牌。

徐天红兼任象棋男队教练,亲自抓训练。在徐天红的副带领下,象棋男队棋王王斌1995年进队,在徐天红的培养下,2006年获得特级大师称号,数次进入全国前四名。象棋男队平时注重培养棋手独立研究、充分发挥其个人风格的长处与特点,遇到问题难题大家共同解拆效果颇佳。一帮子小棋手已逐渐能挑起大梁,在2007年象甲联赛上,徐天红大胆启用新手,数次让年轻队员上场以观察队伍的表现,结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象棋男队是全国最年轻的一支甲级队,平均年龄不到25岁,步入强队行列指日可待。

今年的第十届世界象棋锦标赛冠军伍霞,这个金牌来之不易。2005年的时候江苏象棋女队面临新老交替调整时机,开始时伍霞是在调整之列的,经研究后我们总觉得伍霞很努力,尚有潜力可挖,故暂且留在队里看看再说。2006年伍霞不负众望发力一举夺得全国个人冠军,2007年一举夺得世界冠军。象棋男队王斌获得第三届世界象棋大师赛冠军,江苏象棋队突现了男女大满贯。

徐天红担任省中心副主任以后,行政事务多了,训练管理也不放松。全国象棋甲级联赛不仅比赛规格高,比赛强度大,而且主客场赛制需要大量经费支持。

徐天红同志从拉赞助到出去比赛,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落实才能放心。运动队的比赛及活动频繁,每个星期都有外出比赛任务,运动队外出的吃、住、行等他都要亲自过问,一一落实到家。徐天红身兼中心领导和教练两职,他不仅要做好棋队的行政管理工作,而且还要静下心来,研究棋艺,指挥运动员把比赛打好。

徐天红重视人才引进工作。积极想办法做工作,引进了两名年轻的外省运动员,使江苏女子围棋队的整体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省女子围棋队在2006年全国围棋锦标赛获得团体第三名的基础上。2007年更上一层楼获得全国团体冠军,可说是出乎围棋界所有人的意料。

江苏国际象棋在第三届全国体育大会上仅获得两块铜牌,但他们是颇具实力的一支优秀队伍。在徐天红重点扶持尖子队员训练,培养世界一流优秀棋手的指导思想下,将国象女队年轻的3朵金花沈阳、阮露斐、谷笑冰送到国家队进行培养,并安排徐俊教练常驻北京指导训练,水平迅速提高,成绩突出。2007年连续获得世界青年锦标赛冠军和世界国际象棋女子团体锦标赛冠军。他们目前平均年龄还不到20岁,具有很大的潜力,是我国冲击世界冠军的最佳人选。

徐天红重视棋类项目的对外交流工作,尤其积极开展与东南亚和台湾地区的交流。台湾棋王吴贵临与我省女棋手高懿屏结为夫妻,台湾象棋界与我省象棋队保持着长期交往活动。还积极支持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等国的象棋训练,被聘为新加坡国家象棋队荣誉教练。多年来,徐天红多次出访教学讲课,足迹遍及欧亚13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各国棋友的广泛赞誉。他积极宣传和推广中国象棋,是我国著名的象棋文化使者。徐天红是我省象棋的****,他为江苏的象棋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