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西联篮球比分2021_纽西兰篮球一节多长时间
1.急求!6.1运动会篮球,舞蹈,幼儿舞蹈,接力,提瓶的各个项目报告稿(现场广播稿)急急急急急急!!!!!
2.谁知道美国 football 的游戏规则?
3.毛利人当时为什么要带老鼠去新西兰
急求!6.1运动会篮球,舞蹈,幼儿舞蹈,接力,提瓶的各个项目报告稿(现场广播稿)急急急急急急!!!!!
今天,我之所以来这里就是要说明一件事情,请各位老师这一辈子务必要记住一件事:教育是非常简单的事,教育是非常轻松愉快的事,要培养人才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
所谓的老师要有爱心、恒心、耐心,这些三心两意是不需要这么强调的,我们只要了解教 育的本质。
本来,一个孩子他就是那样的纯真纯洁,他的品德我们只要不破坏他就很好了。本来一个孩子生下来潜能无穷,我们只要不障碍他就不错了。所以,有许多老师,有许多家长一直在残害,一直在障碍我们的孩子,所以使我们国家没有人才。从今以后不要再那么努力了,不要努力去障碍我们的孩子,千万千万,拜托拜托。
要知道怎么样做到这么样的愉快轻松,跟小朋友一起成长,我们今天有大概两个小时的讲座。在这两个小时之前我请大家先看一段录影带,这是六年前的带子。(录像片)
“前几个礼拜我们播送一代新儒学大师牟宗三专题,对牟先生一生为中国文化的贡献深感佩服。牟先生有感于中国文化对现在社会转向该是一贴良方,但是如何落实呢?现在他的嫡传弟子王财贵就正在推动一项文化运动,从根救起我们未来的主人翁,这个方法不但可以使小朋友成绩进步,还可以开发增进儿童的智慧,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这是一种什么方法呢?请看记者胡春玉和肖瑞华的报道。这里是台北市中正国小四年级二班的小朋友,他们每天在早自习也都是在读诵四书。而这里是复兴街的一个社区妈妈家里,小朋友下课后聚在一起也是在读老子、庄子、论语、唐诗,这些一般人认为深奥难懂的中国经典,小朋友不但朗朗上口,有的甚至能背整本老子,半本论语了。全省目前初步估计大概有五千个小朋友正在接受读经训练,这些小朋友经过一年半到两年的读经教育,不但国语能长期进步,有的竟然也从经典中学到做人处事的道理,令许多家长及老师又惊又喜……”
依照国际礼节看完了要鼓掌。这个片子是六年前拍的,所以刚才说现在全台湾省有五千个小朋友读经。那是我推广读经以后的两年。
从多少人开始推广读经呢?就是从一个开始的。一个到十个,十个到一百个,到一千个,到五千个。两年就到五千个。后来三年就到五万个,四年五年以后就是五十万个,现在已经推广了七年多了。现在只有台湾一个这么撮儿小岛,就有一百多万个小朋友在接受这种教育。东南亚,从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乃至于越南、泰国、缅甸,凡是有华侨的地方就有人在读经,美国、加拿大、阿根廷、墨西哥、澳洲、纽西兰,乃至于英国、卢森堡等等或许我没有听过的地方,只要有中国人都有人开始在接受这种教育。
我们大陆祖国是我们的希望所在,是我们的文化根本所在,我们这里不做谁来做呢?我们这里不做得更好,谁来观瞻谁来效彷呢?所以在大陆也有超过三百万个小朋友分散在各个地方在读经。
如果现在还不知道这种教育的人,你一定要开始知道。各位来自四面八方,我也希望从今天以后,大家能够回到各位的家乡,回到各位的省份,去告诉大家有这样子的教育,而让大家接受这种教育。
谁知道美国 football 的游戏规则?
点球:
禁区内防守方犯规,进攻方罚点球或间接任意球。基本上,禁区内手球、铲人、推人等稍微严重的都发点球,只有像门将拖延时间之类的发间接任意球。
任意球:
任意球的种类任意球分为直接任意球和间接任意球两种。
无论是直接任意球还是间接任意球,踢球时必须将球放定,踢球队员在球未经其他队员触及前,不得再次触球。
直接任意球 ·如果直接任意球直接踢入对方球门,判为得分。
·如果直接任意球直接踢入本方球门,判给对方踢角球 。
间接任意球信号当裁判员判间接任意球时,应单臂上举过头,并保持这种姿势直到球踢出后被其他队员触及或成死球为止。
球进门只有当球进门前触及到另一名队员才可得分。
·如果间接任意球直接踢入对方球门,判为球门球; ·如果间接任意球直接踢入本方球门,判给对方踢角球。
任意球的位置在罚球区内的任意球属于守方的直接或间接任意球: ·所有对方队员距球至少9。15米(10码); ·所有对方队员应站在罚球区外直到比赛进行; ·当球被直接踢出罚球区比赛即为进行; ·可以在球门区内任何一点踢任意球。
属于攻方的间接任意球 ·所有对方队员距球至少9。15米(10码)直到比赛进行,除非他们已站在本方球门柱之间的球门线上; ·当球被踢并移动时比赛即为进行; ·在对方球门区内踢间接任意球时,应在距犯规发生地点最近的、与球门线平行的球门区线上执行。
在罚球区外的任意球 ·所有对方队员距球至少9。15米(10码)直到比赛进行; ·当球被踢并移动时比赛即为进行; ·在犯规发生地点踢任意球。
违规/判罚当踢任意球时,对方队员比规定距离更接近于球: ·应重踢。
当守方在本方罚球区内踢任意球时,球未被直接踢出罚球区: ·应重踢。
由除守门员外的队员踢任意球如果比赛进行后,踢球队员在其他队员触球前再次触球(用手除外): ·由对方在犯规发生地点踢间接任意球。
如果比赛进行后,踢球队员在其他队员触球前故意用手触球: ·由对方在犯规发生地点踢直接任意球; ·如果犯规发生地点在踢球队员本方罚球区内,将判罚球点球。
由守门员踢任意球如果比赛进行后,守门员在其他队员触球前再次触球(用手除外): ·由对方在犯规发生地点踢间接任意球。
如果比赛进行后,守门员在其他队员触球前故意用手触球: ·如果犯规发生地点在守门员本方罚球区外,由对方在犯规发生地点踢直接任意球; ·如果犯规发生地点在守门员本方罚球区内,由对方在犯规发生地点踢间接任意球
越位:
1.凡进攻队员较球更接近于对方球门线者,即为处于越位位置。下列情况除外:
a.该队员在本方半场内。
b.至少有对方队员两人比该队员更接近于对方的球门线。
2.当队员踢或触及球的一瞬间,同队队员处于越位位置时,裁判员认为该队员有下列行为,则应判为越位:
a.在干扰比赛或干扰对方;
b.企图从越位位置获得利益。
3.下列情况,队员不应被判为越位:
a.队员仅仅处在越位位置;
b.队员直接接得球门球、角球或界外掷球。
4.队员被判罚越位,裁判员应判由对方队员在越位地点踢间接任意球。如果该队员在对方球门区内越位,那么这个任意球可以在越位时所在球门区内任何地点执行。
国际理事会关于越位决议:
1.判断越位,是以同队队员将球传给他的一刹那,而不是他接球时。如队员处在非越位位置,同队队员向他传球或踢出任意球时,该队员在球飞行时跑到前方也不构成越位。
2.如果进攻队员平行于对方倒数第二个防守队员或平行子对方最后两名以上(含两名)防守队员,那么该进攻队员不越位。
种子队:
在分组赛制中,每一个组都要选一个实力最强的队作为种子,这样做不仅能避免出现超级死亡之组,如巴西,阿根廷,德国,英格兰一组,使强队不置于在小组赛就大批夭折,还给了弱队更多的机会!
种子队,顾名思义是有生命力的队伍,也就是说他们的出线几率,小组第一的机率最大!
德比"的来历:
"德比"一词最早被用于赛马场上。"德比"是指英国小城德比郡(Derby),那里是英国举办赛马比赛的地方,德比郡出产的赛马更是闻名英国赛马界。1870年,英国的德贝伯爵(Sir.Derby)创立英国大后,每年六月的第一个星期三在伦敦附近的Epsom举行赛马,是英国非常有名的赛马大赛之一,这天也被命名为DerbyDay。在赛马比赛中,参赛马大都来自德比郡,“德比大战”被用来形容“来自德比郡的马之间的比赛”。渐渐地,"德比"被引伸到其他体育比赛领域中,英国人把它引用到了两支同城球队之间的比赛来形容比赛的激烈,这就是德比大战!
帽子戏法"的来历
在现代足球中,一个球员在一场比赛中独中三元被称作Hat-trick,就是帽子戏法。这个说法源于19世纪70年代在英国广为流行的板球比赛。板球和美国的棒球相似,都要求投球手投掷的速度越快越好,对方击球越远越好。自有板球以来,凡进板球场观赛的球迷都严格遵守着一条规矩:一迈进球场大门便须脱帽,这意味着对球场上所有球员、裁判和观众的尊重。在这里,帽子就代表了尊重。一般说来,如果一名投球手连续投出3个好球而将对方3名球员淘汰出局,是件相当神奇的事。板球俱乐部碰到这样的情况,便授予那个投手一顶帽子,作为一种至上的荣誉象征。简言之,"帽子戏法"的本意就是板球手连续用3个球得分而获得一顶帽子鼓励,这个词19世纪70年代才出现在印刷品中的,后来就渐渐的被引入到了足球领域中,一直沿用到了现在。现在"帽子戏法"的应用范围已不限于体育领域,人们还用它来形容任何连续3次的成功。例如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三度竞选连获成功,这史无前例的成就,美国《时代周刊》当时称之为"玛格丽特·撒切尔"的"帽子戏法"。
“乌龙球”是足球中一个很常见的说法,意思谁都知道。从语言的角度说,其来历大约是这样的:英语“own goal”(自进本方球门的球)与粤语的“乌龙”一词发音发音相近,而粤语“乌龙”有“搞错、乌里巴涂”等意思,大约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记者便在报道中以“乌龙”来翻译“own goal”。
“乌龙球”源于英语的“OWN GOAL”一词,意为“自进本方球门的球”,香港球迷根据这个单词的发音,将其称为“乌龙球”。“自摆乌龙”是乌龙球的成语说法,它源于广东的一个民间传说:久旱之时,人们祈求青龙降下甘露,以滋润万物,谁知,青龙未至,乌龙现身,反而给人们带来了灾难。“摆乌龙”引用到足球赛场上,指本方球员误打误撞,将球弄入自家大门,不仅不得分,反而失分,这与民间传说的主旨十分吻合。“乌龙球”的高危人群应属于后卫和门将,因为他们是距离本方球门最近的队员,当然,在防守对方定位球的时候,好心回防的前锋或中场球员也极有可能弄巧成拙。乌龙无处不在,一切皆有可能,对于悬念迭生的足球比赛,适时的乌龙球恰如增鲜的味精一样让球迷大饱眼福,然而对于不慎炮制出那道黑色轨迹的球员而言,他们极有可能为自己的一时疏忽付出惨痛的代价。
足球术语
弧线球;足球运动技术名词。指使球呈弧线运行的踢球技术。足球在运行中,由于强烈旋转,使两侧的空气发生差异而形成。由于球呈弧线形运行,故俗称“香蕉球”。踢弧线球时,脚击球的部位应偏离球的重心。常用于绕过位于传球路线中间的防守队员,或射门中迷惑门员,使之产生错误判断。罚直接任意球时,用弧线球射门已是得分的一种重要方法。
鱼跃扑球;足球技术名词。守门员的一种难度较高的接球技术。以与球同侧的一脚用力蹬地,异侧腿屈膝提摆,使身体跃出接球。接球后落地时,双手按球,用前臂的侧面先着地,团身护球,因是腾身侧面跃出,增大了接球的范围,故能接住用其他动作难以接到的球。
清道夫 ;足球比赛中承担特定防守任务的拖后中卫之别称。1966年第8届足球锦标赛,在“固守稳攻”的战术思想影响下,为了加强防守,于后卫线后面安排一个队员,其职责是只守不攻,执行单一的补位防守任务,“打清”攻到本方球门前的来球,因而得名。
自由人;足球比赛“一三三三”阵型中拖后中卫的别称。防守是无固定的看守对象,可机动灵活地补位救险,从而使其他队员,特别是3个后卫在盯人时无后顾之忧。是清道夫踢法的发展,不仅要守,而且要伺机插入进攻第一线。根据职责,要求担当“自由人“的队员技术全面,战术意识强,比赛经验丰富,是组织、指挥防守的核心。
全攻全守;足球运动战术之一。一个队除守门员之外的10名队员都有进攻和防守的职责,称为“全攻全守”。根据比赛中攻与守的需要,每个队员都可到任何一个位置上发挥这一位置队员的作用。这一战术打破了阵式对队员的束缚,能充分调动和发挥队员的积极性的才能。同时,对队员在身体素质、技术、战术和意志品质、战斗作风诸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74年第10届世界足球锦标赛中,出现了这种打法,被誉为国际足球史上的第三次变革。
沉底传中;足球运动进攻战术之一。指边线进攻中,通过个人带球突破,或集体配合把球推到对方端线附近,然后长传至对方球门前的战术方法。攻方在快速推进中,常趁对方防线阵脚未稳时,采用此法中间包抄以射门得分。
外围传中;也称“45度角传中”。足球运动进攻战术之一。当攻方有球队员在边线附近与对方球门约成45度的地区时,用过顶长传把球传向处于对方罚球区附近的同伴,供同伴用头顶球连续进攻,称为“外围传中”。尤其在守方队员已及时退回,且密集在球门前3040米的地区,通向对方球门的路已被封住,或攻方有身材高大、争顶球能力强的前锋队员时,运用这种打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交叉换位;足球运动战术术语。比赛中进攻队员为了摆脱对方的防守,在跑动中左右换位的战术配合方法。最常见的有:左侧的队员疾跑到右侧有球队员前接球,右侧队员传球后,交叉跑到左侧位置。这一战术配合改变了队员只在本位置范围内活动的踢法,使之战术更变化多端。
长传突破;足球运动进攻战术之一。运用远距离传球突破对方防线的战术方法。当代足球比赛中,多用于快速反击时。防守队员在本方球门前抢截得球,利用对方压上进攻后不及回防的时机,长传给突前的同伴,以突破对方的防线。
插上进攻;足球运动进攻战术之一。指位于第二、第三线的前卫、后卫队员,插入第一线参加进攻的战术方法。因有纵深距离,故容易摆脱对方的防守,且第二、第三线队员的插上具有较大的隐蔽性和突然性。因此,更具威胁性。后卫插入前锋线直接参加进攻是全攻全守战术的一个重要标志。
区域防守;足球运动防守战术之一。每一队员根据位置划分一定的防守区域,在划定的范围内,主要采用站位的防守方法,而不紧盯人。这使进攻队传接球比较容易,且在同一区域内出现两个以上进攻队员时,防守就感困难。这一防守战术比较被动,已不能适应足球运动发展的需要,现已很少采用。
补位 ;足球运动战术术语。比赛中集体防守的一种配合方法。指防守中本队一个队员被对手突破时,另一队员前去封堵。两人补位是集体防守配合的基础。防守队员相互间保持适当的距离和角度,是进行及时补位的前提。过去主要指卫线队员防守时的配合。当代足球采用全攻全守战术,补位的内容也有了相应的发展。担任锋与卫的队员之间在一次进攻中相互位置交换,也成为补位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而对补位队员的技术战术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密集防守;防守战术之一。球门前的30米区域常被称为“危险地带”。比赛中,双方为了稳固防
守,往往组织相当多的人把守这一区域,形成密集状态,以加强保护,减少空隙,阻住对方的突
破,称为密集防守战术。
造越位:是一种防守战术。根据规则:进攻队员在接球时,如与对方端线之间防守队不足2人时则
为越位。防守队员利用这一规定,在对方传球中,另一队员将触及球的瞬间,突然向前一跑,造
成对方接球队员与本方端线之间有一个防守队员的局面,使对方越位犯规。
反越位战术 ;这是针对对方“造越位”战术而采取的一种进攻战术。当进攻队员觉察到防守者用
制造越位的战术破坏本方的进攻时,及时改变传球方向,让在后面的队员插上接球或自己直接带
球快速推进射门,从而使对方退防不及。
篱笆战术 ;也称人墙战术。在自己门前危险区域内,当对方罚任意球时,几个防守队员并排成
“人篱笆”,以帮助守门员封住对方射门的部分角度。
撞墙式 ;比赛中进攻时的一种过人战术,即形成两人过一人局面时,二人一传一切,接球再传者
一次出球,使传球者传来的球像撞在墙上一样,从而加快过人速度,故名。
越位 :越位规则是在1874年的足球规则中正式规定的。不过,那时的越位规则跟现在的越位规则有很大的不同.当时规定:攻方队员攻到前场,前面守方队员如果只有两个人(包括守门员)时,那么这个进攻队员就算越位了。19世纪70年代初,足球运动开始在西方等国盛行起来,那时,普遍重视进攻,而不大注意防守。这从当时一些国家常用的比赛阵形(1217,1226)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放在前面的锋线队员竟多达六七个。攻方攻到前场,就像决堤的洪水一样,势不可挡。守方一抢到球,也往往容易偷袭成功。这样,由于进攻的人多,防守的人少,造成攻与守的力量极不平衡,严惩地影响了球技和战术的发展与提高。另外,由于攻守双方缺少人数上势均力敌的对抗,比赛也就不那么激烈和精彩了。为此,一些人便在战术阵形上动脑筋,有些人则在规则上想方设法给进攻一方以适当的限制。越位规则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现在运用的越位规则,是1925年规定的,它对足球运动技术和战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越位规定的制定,也没有足球运动的今天。 越位,顾名思义就是越过球的位置的意思。用足球规则的术语来说就是:队员较球更接近于对方端线者,即处于越位位置。换句话说,当队员踢球或顶球时,同队接球队员在对方半场内所站的位置是在球的前面,并且他与对方端线之间,只有对方一个队员时,就是越位了。 如果同队队员回传球或平行传球时(即球与接球人平行,距对方端线相等),接线人不算越位,因为他并未在球前面,仅与球平行。 判罚越位的关键,不是在队员接球时而是在同队队员传球时即同队队员踢球或顶球的一刹那。当传球时,接球队员如果不处在越位位置,而是在踢出的球在空中或在接球时跑到越位位置,然后又跑回非越位位置接球,则应判罚越位。 在对方队员踢球时,同队队员停球或带球时,无论哪方的队员,无论在何位置,均无越位可言。因为判定越位是指同队队员传球时的一刹那,这是判定越位的主旨和关键所在。 如果守方队员故意退出场场外造成攻方队员越位属不正当的行为,裁判员不但不判攻队队员越位,反而应在成死球时给守方队员予以警告。 国际足联最新规则规定:队员所站的位置与对方最后一个防守队员平行(守门员除外),不算越位。 下列情况不能算越位: 队员在本方半场以内者。 对方有两个较其更近于对方端线者。 最后触球或踢球为对方队员者。 直接接到球门球、角球、界外掷入的球及裁判员所抛出的球。 队员如处于越位的位置,如果裁判员认为该队员没有影响比赛,没有阻碍对方的活动,或没有从所处的越位位置获得有利条件,不应判罚。 如果裁判员已判断某队员越位,但在裁判员鸣哨停止比赛以前,守方队员企图抢截而接触了球,这个球又被越位队员所控制,则应判罚该队员为越位。这个问题在前面已经讲过,因为最后触球为对方队员。 如果裁判已鸣哨判定队员越位后,守方队员由于抢截而接触了球,这个球又被越位队员所控制,则仍应判罚该队员为越位,因为当同队队员传球时,裁判员已鸣哨并判定该队员为越位。就是说该队员已经犯规,也是我们常说的犯规在先了。 规则规定:最后触球或踢球为对方队员者,不算越位。 这一规定系指队员虽然处越位地位,但触球或踢球给他的不是同队队员而是对方队员。 队员进攻时,由于冲力关系使身体越过了球门线(跑入网内),裁判员应看该队员是否影响了守门员来决定是否判罚越位。 观众在看台上欣赏比赛,因为角度的关系,往往认为某队员已越位了,实际上并没有越位。只有巡边员的位置才能正确判断队员是否越位。 越位是足球规则中很重要的一条规则,也是较复杂的规则。从定义来讲一般球迷基本上都能理解它的精神实质。但是,足球比赛的形势错综复杂千变万化,场上队员不断地跑动,像有矛就有盾一样,有了造越位战术,也有反越位战术。 越位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越位是攻方的大“忌”,一个个极有威胁的攻势常常丧失在“越位”身上。守方也常用造越位战术瓦解对方强大的攻势,不费什么力气便可将球“抢”到而由本方踢间接任意球。
还有:
人墙 入球 门球 下底 三线 反攻 反弹 反击 开场 开球 长传 长球 手球
切入 犯规 打门 打飞 打法 头球 发球 出界 出击 出场 叩关 扑球 扑救
失球 对攻 主罚 包抄 布阵 防线 防守 夹击 过人 吊球 吊门 吊射 托球
传球 传中 扫射 后传 后防 后腰 后磕 后撤 争顶 死球 回传 回防 回撤
冲顶 冲吊 阵型 阵容 阵式 协防 压上 角球 助攻 冷射 远角 盯人 盯防
近角 近射 补时 补射 补位 低球 低射 阻挡 攻门 攻势 进球 进攻 抛球
劲射 抢点 抢球 抢断 坠球 走位 快球 扳平 围攻 妙传 判罚 运球 空门
空当 金球 直传 侧扑 抽射 变阵 易边 易帅 拦截 拖后 顶球 拨球 挂靴
挂网 挂鞭 点球 点射 怒射 挑射 挑球 挑边 挡传 带球 穿插 前腰 前插
拼抢 垫射 突破 突入 突前 倒勾 倒磕 倒球 倒脚 射门 射失 射偏 射高
换人 配合 高球 捅球 捅射 破门 破网 紧逼 站位 起脚 铲球 铲传 铲射
脚法 脱手 脱节 斜传 斜射 接球 推射 推球 盘带 偷袭 得球 猛攻 渗透
粘球 排阵 断球 停球 越位 替补 短传 短球 锋线 黑哨 跑位 跑动 逼防
逼平 逼抢 错判 解围 截球 漏球 踢球 踢飞 横传 颠球 警告 踢墙式
一对一 一球制 二过一 二打二 十二码 十指关 上三路 下三路 人盯人
大禁区 小禁区 小角度 小配合 三打三 三前锋 三四五 三二五 三六一
反越位 反弹球 无球人 开大脚 开角球 开球点 手抛球 五三二 五四一
乌龙球 双后腰 双前锋 中长传 四三三 四四二 四五一 头顶球 发角球
世纪球 世纪波 左侧扑 右侧扑 边线球 打凌空 打远角 打配合 打反击
打近角 打边角 打死角 打替补 出禁区 对攻战 任意球 地滚球 负球数
吊空门 吊身后 吊高球 延长期 争头球 传接球 传中球 多球制 过顶球
抢截球 抢高点 抛踢球 进球数 角度刁 折返跑 低平球 弧线球 直线球
定位球 净胜球 空中球 单刀球 香蕉球 界外球 总进球 罚点球 罚下场
拼中场 点球战 保级战 穿人墙 造越位 拳击球 倒勾球 破坏球 高吊球
凌空球 射空门 被盯死 假动作 控制球 球门球 斜传球 排人墙 搭人墙
一三三三 一记抽射 一记长传 一脚定音 一脚挡传 一停一射 一拨一停
一拨一踩 一射一挡 十二码球 人球分过 三角短传 飞起一脚 飞身铲射
下底传中 大脚开出 大脚解围 门前混战 门前抢点 门前争顶 久攻不下
中间进攻 中路进攻 中断比赛 中场换人 中圈开球 中间突破 中路包抄
中场失控 长传冲吊 长传突破 长传配合 长传急攻 手球犯规 无球跑动
区域防守 扑脚下球 扑球脱手 出示黄牌 出示红牌 出场阵容 打延长期
打破坏球 打控制球 打吊结合 外围传中 外围远射 外围防守 头球摆渡
头球攻门 头槌建功 头球解围 对位盯人 边线进攻 犯规战术 由攻转守
发球违例 四一二三 红牌罚出 防守足球 防守打法 防守反击 防守犯规
合理冲撞 场上尺度 后防失误 后防空虚 后卫漏人 后场长传 有利原则
全攻全守 全线压上 全场盯人 全场紧逼 过人配合 过人技术 过顶长传
冲入禁区 交叉换位 交叉淘汰 自入家门 自摆乌龙 传球失误 传切配合
地面进攻 快速插上 快速运球 快速反击 走位飘忽 角球战术 沉底传中
抢点射门 抢先起脚 应声入网 攻守转换 攻守平衡 攻防节奏 盯人战术
盯人不紧 盯人防守 严重犯规 阻挡犯规 远程炮弹 远射破门 连续射门
补位及时 两翼齐飞 冷射破门 判罚尺度 间接红牌 英式打法 拆线防守
单手掷球 单拳托出 抬脚过高 空中摆渡 空中争顶 鱼跃冲顶 鱼跃救球
鱼跃扑球 拉人犯规 抽击射门 放弃中场 底线突破 直接红牌 贴身紧逼
贴身防守 贴身盯防 带球过人 带球撞人 带球突破 南美打法 美式打法
临场发挥 临门一脚 战术脚球 战术犯规 首发阵容 故意犯规 故意拉人
故意手球 点球大战 点球决胜 保级大战 保平争胜 穿插跑位 穿射人墙
背后铲球 狮子摇头 突入禁区 突然起脚 面对空门 紧逼盯人 造成死球
凌空射门 凌空一顶 凌空抽射 凌空吊射 凌空挑射 凌空勾射 凌空一脚
胸部停球 射门意识 射门机器 射门时机 射门欲望 射门动作 倒地铲射
倒地扫射 倒勾射门 倒挂金钩 配合失误 配合过人 积分领先 积分垫底
起脚破门 破门得分 斜线防守 斜线传中 斜传冲吊 控制中场 控球技术
控制落点 盘带过多 掷界外球 掷边线球 黄牌警告 黄金入球 推人犯规
脚法细腻 密集防守 混合防守 越位在先 越位战术 越位陷井 插上进攻
最早进球 最佳入球 帽子戏法 链式防守 短传配合 短传渗透 禁区混战
禁区犯规 跟进包抄 稳守反击 横向带球 操刀主罚 篱笆战术 落点变化大
一脚定乾坤 一对一盯人 十二分钟跑 门前冲击波 大比分领先 反越位战术
中场发动机 中场任意球 见高不见远 传球不到位 传对方身后 传第二空位
守门员犯规 守门员出击 任意球战术 后场任意球 压迫式打法 间接任意球
足球是圆的 定位球战术 直接任意球 点球决胜负 突然死亡法 前场任意球
造越位战术 破密集防守 球门球战术 混凝土防线 脚下功夫好 得势不得分
八分之一决赛 四分之一决赛 平行线裁判法 对角线裁判法 全攻全守战术
制造越位战术 胜一场得三分 禁区内任意球 踢墙式二过一 十六分之一决赛
让球过不让人过 回传反场二过一 交叉掩护二过一 守门员四步违例
直传斜插二过一 斜传直插二过一
足球名词
门将 门楣 门神 门柱 中场 中线 中圈 中路 中锋 中卫 队员 队医 比分
比赛 分组 内援 外援 立柱 边线 边锋 边裁 边网 边路 甲A 甲B 主队
主场 主帅 主裁 左路 左翼 右路 右翼 帅印 后场 后卫 红牌 决赛 网内
网窝 网底 场地 角旗 足球 足协 足联 足坛 评球 补赛 底线 转会 终场
降级 降组 弧顶 金靴 国门 国脚 保级 保组 客队 客场 前场 前锋 前卫
看台 界内 界外 洋将 洋帅 积分 弱队 预赛 球门 球网 球证 球员 球王
球迷 黄牌 拉练 教头 教鞭 续战 停赛 猜先 裁判 联赛 集训 强队 禁区
端线 赛程 赛季 赛区 赛点 横梁
乙级队 上半节 上半时 下半节 下半时 下半场 中后场 中前场
友谊赛 加时赛 主裁判 甲级队 丙级队 世界杯 左边锋 左前卫 左后卫
左中卫 左边卫 右边锋 右前卫 右后卫 右中卫 右边卫 出线权 外围赛
对抗赛 半决赛 守门员 巡边员 亚俱杯 后半场 后卫线 角球区
足球场 足协杯 附加赛 降级队 表演赛 国家队 国奥队 罚球弧 罚球区
罚球点 冠军杯 美洲杯 前半场 总决赛 洋教头 俱乐部 热身赛 射手榜
高中锋 绿茵场 清道夫 教练员 教练组 球门线 球门区 替补席 联盟杯
禁区线 禁区角 邀请赛
女子足球 小世界杯 上帝之手 中场球员 中场休息
主客场制 主力后卫 正选门将 外籍球员 头号射手 优胜者杯 自由中卫
自由门将 伤停补时 后场球员 死亡之组 执行教练 防守前卫 足球先生
足球博士 足球专家 男子足球 远程射手 助理裁判 体能测试 英式足球
国际足联 拖后中卫 突前后卫 前场球员 美式足球 射门能手 射门集锦
俱乐部队 高大中锋 铁杆球迷 第一动动 第一落点 第二落点 第一门将
第二门将 职业联赛 职业球队 职业球员 最佳射手 最佳裁判 替补球员
替补门将 超级联赛 禁区前沿
最佳守门员 黑衣执法官 门前得分手 中场组织者 分组循环赛 主要得分手
正选守门员 任意球专家 足球俱乐部 国家级裁判 国际级级裁 第一守门员
第二守门员 替补守门员
足球术语
补位 :足球运动战术术语。比赛中集体防守的一种配合方法。指防守中本队一个队员被对手突破时,另一队员前去封堵。两人补位是集体防守配合的基础。防守队员相互间保持适当的距离和角度,是进行及时补位的前提。过去主要指卫线队员防守时的配合。当代足球采用全攻全守战术,补位的内容也有了相应的发展。担任锋与卫的队员之间在一次进攻中相互位置交换,也成为补位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而对补位队员的技术战术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插上进攻 :足球运动进攻战术之一。指位于第二、第三线的前卫、后卫队员,插入第一线参加进攻的战术方法。因有纵深距离,故容易摆脱对方的防守,且第二、第三线队员的插上具有较大的隐蔽性和突然性。因此,更具威胁性。后卫插入前锋线直接参加进攻是全攻全守战术的一个重要标志。
长传?/ca>
毛利人当时为什么要带老鼠去新西兰
南半球大西洋东部岛国新西兰,是世界上最早迎来新的一天的国家,领土面积与英国相仿,是我国台湾岛的7倍。港台人按音译称其纽西兰,荷兰语新西兰的意思为“新的海中陆地”,最先登陆的岛民毛利人则称这里为“长长的白云之乡”。毛利人的这个美丽而浪漫的称谓,我觉得最为贴切。
在新西兰的日子里,我们先从南岛的基督城向南,又从北岛的惠灵顿向北,在这修长的岛国南下北上,马不停蹄,“云游”的城镇甚多,考察的范围甚广,那绿色的草原、广袤的山野、澄澈的湖水、灿烂的星空,无不令人洗心革面,雪山皑皑、河水滔滔、鸥鸟翻飞……蓝天白云更是如影随形。这么一个处处田园牧歌、约30%国土为保护区的既现代、又天然的国度,在1000年前,还鲜有人迹,在200年前还没有国家。
大约在公元1100年,一个叫库彼的波利尼西亚航海者发现了新西兰,他的妻子把这里取名为“长长的白云之乡”,回到波利尼西亚后,向人们描述了这块美妙的土地,但直到1350年,作为波利尼西亚人的一支毛利人,由于家乡食物的匮乏而开始移民新西兰,他们的独木舟船队浩浩荡荡,在北岛罗托鲁瓦附近的东海岸登陆,然后逐渐移居内陆。
罗托鲁瓦是一个重镇,热泉喷涌,地热资源丰富,几乎家家有温泉可泡。想必当年毛利人也是由此而乐不思蜀。在十八世纪,新西兰的毛利人约有十几万,他们与世隔绝,有自己的语言,无国家的概念,能歌善舞,醉心艺术,工于雕刻、编织等。在罗托鲁瓦你能目睹毛利妇女娴熟的剑麻搓绳手艺,也能欣赏他们美妙的歌舞表演,有趣的是,据维多利亚大学科学家进行的基因分析,毛利人的祖先应当源自中国,可谓“本是同根生”呀。
1642年,荷兰探险家阿尔贝塔斯曼乘两条船从爪哇、印尼南行探险,意外地抵达新西兰,成为第一个发现这块土地的欧洲人,只是因为北岛毛利人的抗拒而未登陆。记得我们的飞机在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之间的海域经过时,飞行图显示:塔斯曼海,就是以这位探险家的名字命名的。
1769年,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库克船长在考察澳大利亚之前,也发现了新西兰,经与毛利人沟通,登上了陆地,便成为第一踏足新西兰的欧洲人。库克船长在新西兰人的心目中,可谓举足轻重,很多地方都能见到他的塑像,全国最高的、海拔3764米的山峰,也以他的名字命名为库克峰。
1840年,英国总督赫伯森从悉尼来到新西兰,与毛利人谈判,在当年的2月6日,签署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件——《怀唐义条约》,以后,新西兰便将2月6日定为国庆节。因为,这一天,英国人在新西兰的统治地位得以确定,大规模移民由此开始。在我们所经城市的显要位置,几乎都能见到记载最初定居者名字的纪念碑。
奇特的活化石——三眼楔齿蜥
出于本职和爱好,出访之前,我查阅了有关资料,得知在1.5亿年前,南半球的新西兰,尚与南极、南美、非洲、澳大利亚连在一块,组成冈瓦纳古陆,以后才逐渐分离,由于新西兰独立于其他陆地,在世界上所有动物区系中,属于最古老的一个,在很大程度上保留有中生代末期的动物类群。
同时,新西兰也是一个相当贫乏的动物区,本地的哺乳动物,除了两种蝙蝠外,一无所有。两栖爬行类,少的可怜,蛇根本没有,但一种名为三眼楔齿蜥的爬行动物,却格外引人注目。
由于在新西兰这块土地上,没有三眼楔齿蜥的捕食天敌,它们悠哉悠哉地生活,默默地延续着,从恐龙时代一直走到今天,堪为侏罗纪时代的孑遗物种——活化石。近几百年以来因人类登陆,肆意捕杀,并带来了老鼠,使这种动物在主岛上灭绝殆尽。
维多利亚大学生物系苏珊女士让我们看摸她养的一只活的三眼楔齿蜥,它是一只一尺多长、浑身覆鳞的、文文静静的,约有17岁龄的雄性动物,但还未进入成年。三眼楔齿蜥的寿命可达百年,20岁才进入性成熟期。
它们的低调、缓慢、深居简出的生存策略,正是它们得以长久延续的关键。它的名字叫三眼,可为什么看不见呢?一问苏珊女士才知,它的确有个“颅顶眼”但并非真正是能看东西的眼睛。
甭管怎样,能与这来自恐龙时代的神奇生灵做亲密接触,也算开眼了,但愿三眼楔齿蜥,永远成为这个世外桃源的活神仙。
几维鸟,新西兰人的象征
在古老的新西兰的南北两岛上,因为没有走兽和蛇,鸟类不必逃避,地面食物丰富,飞翔能力逐渐退化。这里分布着很多本地特有的鸟类,而且,不少是无翼鸟,因此,新西兰有无翼鸟故乡的称号,但大多无翼鸟在近几百年人类登陆后灭绝了,仅恐鸟灭绝的就有15种。
新西兰唯一保存下来的无翼鸟,就是著名的几维鸟。港台译为奇异鸟,又名鹬鸵。当然,在英语中是直接叫几维,不叫鸟。 成年几维体重约2000克,但是,蛋的重量达500克,几乎是体重的四分之一,按照这个相对比例,世界上再没有什么鸟能产下比几维更大的蛋了。从绝对值比较,几维的蛋,远不如象鸟、恐鸟的大,甚至不如鸵鸟、鸸鹋的大。几维的另一形态特征是喙部修长,喙部即为鸟嘴,几维的嘴长超过腿长,嘴端有鼻孔,无翼、无尾。
几维共有三种:北岛中部的普通棕几维、南岛西北的大斑几维、卡皮提岛的小斑几维。
几维在新西兰人的生活中,触目皆是,有银行的名字叫几维的,新西兰的两角与一元的钱币上一面印的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头像,另一面便是几维。几维是新西兰的国鸟,新西兰人更是坦然地以几维自称。记得我在新西兰时,正赶上电视里直播奥运篮球赛事,中国队对新西兰队,可人家播音员不称本国球员为新西兰队,而是简称几维。
在我看来,从新西兰的这种特有珍禽的身上所表现出的与世无争、不事张扬、既务实又悠闲的性情来比喻新西兰人,倒也贴切。但也有一件事却多少令我有点耿耿于怀,那就是,新西兰人把从我们中国引种去的猕猴桃称为几维果。
百年猕猴桃,他乡奇异果
在新西兰考察的日子里,我们吃的最多、也是最爱吃的水果,就是猕猴桃。猕猴桃原来只产于中国,不是像有些人以为是猕猴爱吃的桃,它是因果皮覆毛,貌似猕猴而得名。猕猴桃味美价廉,营养丰富,可惜,在这里被“几维人”称为几维果,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100年前,新西兰的一位叫伊莎贝尔的女校长,到中国湖北宜昌看望她的姐姐,并把中国猕猴桃种子带回了新西兰。经过当地园艺专家亚历山大的悉心培育,第一棵新西兰猕猴桃——几维果诞生了。之所以叫几维果,他们自有一番道理:色泽棕黄,毛短而少,顶部的把酷似“鸟嘴”,活脱脱一个果中几维,所以,在新西兰,猕猴桃的英语便是几维果。
这样,原产中国的猕猴桃,经过百年耕耘,在气候及温湿度适宜的新西兰,不仅扎下了根,而且独占鳌头,且又风靡了世界。
带毛的定时炸弹——帚尾袋貂
沿东线南行,时而,与那条南岛唯一的铁道并行,时而,与惊涛拍岸的大海相望。我为了得到最佳观光效果,坐在了人们认为乘车最危险的副司机的位置。坐在车的前排,可以随时捕捉到一一映入眼帘的事物,特别是各种动物,分栏相围的牛群羊群、穿着马甲的马、引自南美的驼羊、大规模圈养的赤鹿、貌似乌鸦的澳洲喜鹊、成双成对的黑胸麻鸭(当时被我们直译成天堂鸭)、妖艳红嘴的黑天鹅,甚至追跑打闹的野兔、碧空翱翔的雄鹰……
但最令人奇怪的是公路上,总能见到被汽车轧死的小动物,有兔、有鹰、有刺猬,更多被轧死的就是“果子狸”。我感到疑惑,亚洲的果子狸怎么会跑到这南半球的岛国呢?如果新西兰有这么多的果子狸,闹非典时,他们一定也大为紧张吧?怎么没听说呢?从那些动物的遗骸看,脸不花,尾不长,不像果子狸,英语称为“咆貅”。在奥克兰博物馆,了解到这种动物的来龙去脉。
原来,这是一种引自澳大利亚的袋貂科、帚尾袋貂的动物——帚尾袋貂。它体长32-58厘米,体重约2-5公斤,体色棕黑、有浓密的灰色绒毛,吻尖耳大,面目如狐,尾长而卷,尾后半部有扫帚状的毛,因此得名。帚尾袋貂分布于澳大利亚北部、东南、西南及塔斯马尼亚岛,是澳大利亚最普通的有袋动物,夜行为主,觅食各种植物果叶、捕捉昆虫及小动物,白天隐身于树洞、灌丛或兔穴之中。
最早的引入时间是1800年,也许是种群个体少,没有成功。1858年,再次引入,获得成功,1890-1900年期间,人们又做了努力,一下从澳大利亚及其塔斯马尼亚引来200-300只,多数放生于南岛,少数放到北岛南端惠灵顿稍北的一个地方。当时,人们之所以一再地往新西兰引进异地物种,完全是为了经济目的,这种易活、易捕、对人无威胁的小野兽,被作为狩猎和毛皮动物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并受到法律的保护。的确,我们在新西兰的一些商店也见到用袋貂毛织的袜子。甚至听说,在南岛西部,还有人吃这种动物。但是,无论是人吃,还是汽车轧,或猎抢打,都无法遏制帚尾袋貂的增长势头。如换成中国,它们的下场自然会同果子狸一样了。
在人少资源多的新西兰,对帚尾袋貂的利用程度,远没有它们自身繁衍的快,这种繁殖力强盛的动物,在新西兰这块没有天敌控制的土地上,日益发展壮大,呈爆炸式增长,不到一个世纪,已遍及全国,达7000万只,平均每个新西兰人摊17只,而他们全国的羊才4000万只,平均每人10只,每只帚尾袋貂一宿要吃300克植物的果叶,那么,全新西兰每天约有3吨的植物会被帚尾袋貂吃掉了,不仅对植物,对牲口、对鹿产业是极大的威胁,它们还会吃掉和侵犯很多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带来结核病等。请神容易送神难,人们当初“见其利而不见其弊”的行为,如今带来了恶果,也被专家称为“带毛的定时炸弹”。
养鹿王国——新西兰
中国是世界上鹿的种类最丰富的国家,有约20种,占世界之半;也是中医药文化传承最悠久的国家,其中,鹿茸入药,由来已久。新西兰的养鹿业,发展迅猛,已居世界之首。多年来,仅在从皇后镇快到基督城的南岛中线的沿途,路旁见到的赤鹿饲养种群就很大,数以万计。
有一天,在南岛南阿尔卑斯山脚下,我们在曾拍“指环王”的雪山草场前小憩后,便驶上一个叫林德峡谷的地方,这里立有一个石碑,上面注明,1871年,有人释放了七头赤鹿于此。看来,新西兰养鹿的历史已经超过百年。
人们养鹿的目的,起初是狩猎,食肉和用皮张。以后,用鹿的头角做客厅的装饰,近年,取茸入药,做保健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新西兰有广阔的原野、充足的阳光,适度的雨量,牧草繁茂,加上鹿茸、鹿肉出口贸易的带动,养鹿业便蓬勃发展起来。目前,全新西兰的养鹿场达5000个以上,鹿的存栏数量达180万头,居世界第一。
煮熟的鸭子不让进,严防死守把国门
听说新西兰的检疫入关极其严格,我们也算是亲有体会了。同行的北京自然博物馆的杨博士给朋友捎了两只北京烤鸭,入境时,被海关“截获”,没收?犘液醚畈┦砍鲜堤畋¨了入境卡,如果隐瞒不报,被查验出来,至少罚款几百美金,想来挺后怕。事实上更害怕的是新西兰。这个孤悬海外的岛国,以养殖业、特别是畜牧业为生,如果带入病疫,造成的危害将会是灭顶之灾。还听说,在2004奥运会上,新西兰的自行车选手乌尔莫刚刚得了金牌,头上戴着橄榄树的花环。新西兰农业部的官员就敏感地告诫:出于安全原因,其花环不得带入国境,如果违背新西兰动植物进口限制的规定,偷偷带进动植物,将受到巨额罚款乃至坐牢处罚。
其实,新西兰的入境检查之所这么敏感、严格,是有道理的。建国不到200年的新西兰,的确从引入物种上得到了巨大实惠,像以上提到的猕猴桃、养鹿业,但也换来了沉痛的教训,像帚尾袋貂的爆发、本地物种的丧失……新西兰到底引进了哪些物种?即新西兰的海外移民,除了人类,还有谁?人类及其动物移民大军的迁入,究竟给新西兰的土著——本地特有动物造成了怎样灭绝性的结局?
带着这些疑问,我走访了数家博物馆,或用我写的书交换,或直接索要相关资料。为什么要在博物馆,特别是有自然类的博物馆,应该展示这类主题呢?我想,这就是科普的重要任务,它涉及国计民生,个人行为,生态安全,经济稳定。终于,我在奥克兰博物馆得到了完整的答案,在一排排引进动物的标本前驻足,抄写下一个个引入动物的名字,犹如受到了一次“生态地震”的震动和启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异国他乡,我就强烈感觉,应该把这些事件和故事介绍给我国的公众,毕竟,我国的盲目引种状况也同样严峻。
中国与新西兰
在没有到新西兰以前,我对这样一个南半球国家,几乎是一无所知,到了新西兰的基督城,才知道这里的“南极中心”是世界上与南极关系最密切的城市;新西兰是世界上最早迎来新一天的国家;新西兰是世界上最早推行女权运动的国家之一;新西兰的“价值党”是世界上最早的绿党之一;新西兰还是个与中国关系源远流长的国家。也许,有到过新西兰的人会说,新西兰与中国的关系不就是中餐馆多、中国留学生多、中国游客多、中国制造的商品多吗?其实不然。
中国与新西兰虽远隔重洋,可在地缘上同属亚太地区,并有着漫长的交往史。早在1860年,就有华人移民新西兰,成为那里早期的移民群体之一。
位于南岛皇后镇附近的一个叫箭镇的地方,这里有一个中国村,但已经没有任何中国人了。小河流淌,逝者如斯,诉说着早年的艰辛。一座座矮小的窝棚,类似一处土著人的遗址,通过解说牌得知,1886-1906年间,共有25名华工在这里采金。他们之中没有女性,因此,也没有后代,随着一个个老死他乡,最后一位熬到1920年,便结束了这段华工的海外辛酸史。
早年的华工,都受到当时新西兰政府极不公正的待遇。在汉米尔顿博物馆有一个名为“野蛮的税”的展览,就是揭示早期华人移民被迫交纳(每人100新币)人头税的历史。后来,新西兰政府对此给予了道歉。1874-1881年,共有5000名华人在新西兰打工,其中一半在南岛奥塔戈省。达尼丁,便是该省一座因淘金而兴盛起来的城市,曾有来自广东的大批华人来此谋生,他们当时大多从事的是服务性的工作,开菜园、开餐馆、开洗衣店,含辛茹苦。为了改善命运,他们把很大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女身上。的确,很多老华侨的儿女都很争气,如今,不少当年老华侨的子孙,第三代、第四代,现在已经当上律师、医生,成为新西兰社会的佼佼者。
中新友谊的历史,也是可圈可点的。1937年,日军侵华,中国政府向国际联盟发出紧急呼吁,在多国会议上,新西兰代表威廉乔丹仗义执言,支持中国抗日,并与前苏联(当时只有这两个国家站在中国的立场上)投了“国际联合行动”的赞成票。
在抗日战争中,新西兰医生凯瑟琳霍尔“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像白求恩一样,在晋察冀边区行医,治病救人,舍生忘死,元帅曾特地为她题词:“救死扶伤,忘我献身,支持抗战,青史永存”。
恐怕大家最熟悉的新西兰人,就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路易爱黎(1897年12月2日-1987年12月27日)。1927年,他来到中国上海,从此留居中国。他一生致力于向国际社会宣传、介绍中国,出版、翻译大量中国的诗歌,撰写了大批介绍中国的书籍,可谓著作等身,达63部之多,为中新友谊做出卓越贡献。
灭绝,从新西兰恐鸟谈起
在新西兰,面对碧水蓝天,绿野山川,让你时时会萌生那惊鸿一瞥的幻影,这么一个美丽安祥的大洋中的伊甸园,一只只憨头憨脑的、两人高的大鸟,出现在远远的天边,可是,一见到人,就匆匆掉头,消失在人类世界的地平线……
恐鸟是澳洲最高的鸟,成鸟有两个成人那么高,体重达270公斤。800万年前,恐鸟就已经生活在新西兰,曾一度繁盛,达25种之多,其蛋大如篮球,约十几公斤重,一只恐鸟的蛋,相当于100只鸡蛋。
1350年,毛利人划着独木舟来到新西兰,首批毛利人从北岛一上岸,就见到一只只又高又大的鸟走来晃去,吓得他们恐惧万分,慌忙逃回船上,所以,就给这些鸟起名“恐鸟”。
人类发现恐鸟之时,也是恐鸟将要遭殃之日。不久,这些波利尼西亚人手持长矛,陆续登岛,屠杀恐鸟,取走鸟蛋,还将鼠、狗等动物引到新西兰这个原本洁净的土地上,终于使这些大鸟灭绝了。北岛恐鸟,17世纪灭绝,南岛恐鸟约在1850年灭绝。
在毛利人墓穴雕刻中,人们发现一些奇怪的涉及到恐鸟的哀诗,面对新西兰的毛利文明渐为欧洲文明所取代,这些谶语可谓不幸言中:“哀哉,我们将因失去恐鸟而失落。”
从人类学角度看,毛利人对恐鸟的缱绻怀念之情,也折射出自然的生物多样性对社会的文化多样性,影响是多么深刻。遗憾的是,灭绝意味着永远。
在新西兰的一个画廊,我曾见到这样一幅画,成群的家鸡家兔家猫家狗家牛家羊的涌入,与此同时,一个个本土的动物——恐鸟、泰卡鸡、垂耳鸦、笑猫头鹰……流离失所,淡出画面,走向绝种。
在新西兰,自从人类登陆以来就引发了新西兰生命世界的多米诺骨牌的连连倒塌。
- 上一篇:英超著名球场_英超著名球场名字
- 下一篇:甲a联赛是什么_甲a和甲b联赛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