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跳水跳台_奥运会泰国跳水原理
1.为什么跳水算是运动?跳水是怎么进入奥运会的?
2.2016年奥运会,为什么菲律宾跳水队还有得零分的?
3.20米跳台是不是奥运会项目
4.14岁奥运跳水冠军全红婵“水花消失术”是一种什么武术秘籍?
为什么跳水算是运动?跳水是怎么进入奥运会的?
先来明确下运动的概念。“运动“在体育学名词中,指一种涉及体力和技巧的由一套规则或习惯所约束的活动,通常具有竞争性。(解释来自百度百科)
每一种体育运动都是体力和技巧的结合。对于跳水运动来说,可能技巧性占的比例更高一些,比如向后翻腾两周半转体一周半屈体,向前翻腾3周半抱膝,不同的难度系数有不同的评分。但是对于跳水运动的训练而言,体力却是相当重要的,蹦床和垫上的跳跃、空翻、倒立,体力是能够刻苦训练的前提。
至于跳水进入奥运会,那是1904年的事情,当时有男子10跳台和一种叫”Plunge for distance“的项目(这个项目我始终不知道它的中文注释,求高手注解,因为它之后被取消了再也没有进入奥运会,大致就是要求参赛者以一个标准直线从池边跳入池中,然后憋着一口气在水上漂浮,漂浮的最远和坚持时间最久的选手获胜)然后1912年有了女子跳水,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始才出现双人跳水。
要成为奥运会的项目要至少在75个国家和4个大洲的男子以及至少40个国家和3大洲的女子中广泛开展,跳水最早是瑞典和德国的体操运动员的一项表演项目。每年的奥运会国际奥委会都会对部分项目及规则作一定的调整,比如近年来国际奥委会非常鼓励女子参加奥运会,所以在击剑等项目上就增加了女子团体的项目。所以跳水成为奥运会项目也是适应的了当时奥运会在游泳这个大项上使得项目多样性的需要。(注:跳水并不是一项独立的运动,国际泳联负责游泳、跳水、花样游泳和水球这四个项目的事务。)
2016年奥运会,为什么菲律宾跳水队还有得零分的?
首先,菲律宾跳水队确实有过得0分的事实,但这件事不是发生在2016年的奥运会,而是发生在2015年东南亚运动会的比赛上,具体的举办地点是新加坡。他们有两个跳水运动员参加比赛,之所以得0分,是因为他们入水的方式,实在是太过特别。一个是四脚朝天背部入水,水花飞溅三层楼那么高,一个是双脚先斜插入水,开创了一个新的跳水流派——脚部入水派。
他们这样的表现,领打分裁判真的很难做。除了打0分,再也没有其他的分数可打了。不管他们多么的专业,都没有办法找到合适的打分标准——因为他们不是跳水,而是掉到水里去——甚至掉到水里去也没有那么搞笑。
跳水的最高境界,肯定要参考中国梦之队——高高跃起,720度转身,入水下压,没有水花。当然,这个要求对于大多国外运动员来说,难度比较高。可是不管怎样,最起码应该头部先入水吧。但,对于菲律宾这两位大兄弟而言,完全不是这个样子的。
约翰-大卫-帕霍友,是菲律宾队第一位上场的选手,年轻粉嫩的他,估计心情非常的紧张,在万众瞩目的情况下,帕霍友在跳板上用力一蹬,然后是一个后空翻,最终却是四脚朝天背部入水。这一跳,惊呆了观众,难住了裁判,只好给0分。
菲律宾第二位上场的运动员是艾尔蒙森-法布里加。前面的兄弟,尽管没有头部入水,至少背部入水了,而这位兄弟,就更加过分了,直接让脚部先入水——估计当时他以为他是练水上漂的。
20米跳台是不是奥运会项目
是的,20米跳台是奥运会项目之一。然而,在奥运会中,通常称为跳台滑雪项目。跳台滑雪是一项冬季运动项目,运动员从各种高度的跳台上滑雪跳跃,根据跳远距离和技术得分来评判比赛。跳台滑雪项目通常包括70米、90米、120米和大型山丘(HS飞行台)的跳台。
20米跳台通常是指在学校、康复中心或娱乐设施中的小尺寸跳台。作为一项基础训练和娱乐活动,20米跳台并不是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但它是跳台滑雪项目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可以帮助运动员培养技术和技能。
14岁奥运跳水冠军全红婵“水花消失术”是一种什么武术秘籍?
身姿曼妙的 跳水 完全是动态的。它需要灵巧柔韧的身体素质,精确细腻的平衡能力,清醒敏锐的空间知觉。一个完美的跳水动作包括优雅的起跳、潇洒的腾空和轻捷的入水,这3个环节对于裁判来说具有同等的价值和分量。
运动员的入水是一种美丽的“溅落”,“压水花”技术几乎是各国跳水好手的秘密武器。
起初人们先验地认为,将双手合拢,呈流线型入水会阻力最小,溅起的水花也最小。据说有人在跳水中无意发现不绷直脚尖而用脚掌正对水面效果更好,于是带来了平掌撞水的压水花技术。
实验证明,楔形物体坠入池中时,由于水的不可压缩性,便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寻找出路,楔形物体的斜面便是这个方向。而和方形物体碰撞的水主要横向运动,因受到四周水的压力无法冲腾而起,这便是掌心向下水花小的原因。
从10米跳台入水时,瞬间速度达每秒15米,手部承受相当的压力,运动员在实践中创造了不同的手型组合适应不同情况。由于入水时身体在空中的旋转很难完全停止,手掌就需要正对速度的方向而不能只是平行于水面,这就是精巧微妙、“细节决定成败”的“揉水”技术。
昨天下午,奥运会跳水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决赛在东京结束。14岁的中国小将全红婵三跳满分,以碾压之姿赢下金牌。观赏完比赛的你可能会发出疑问,跳水运动员们到底是怎样压住水花的?我们不妨看一下另一场比赛的画面——这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3米板的比赛现场,中国选手施廷懋短短两秒内完成了助跑、起跳、空中翻腾转体,几乎是以零水花入水。
为什么跳水运动员总能压出完美水花?
答案如下
视频号
跳水运动被列入奥运项目已有百年 历史 [1],但直到上世纪70年代,压水花技术才进入大众视野[2]。 也从那时起,中国一代代跳水运动员开始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3]。
这是2008年北京奥约会3米跳板郭晶晶的最后一跳。通过回放你会发现, 她并非用手插水,而是翻转手掌,用掌心揉水。
水是一种压缩性小、粘滞性低的液体。当我们以楔形姿势进入水面时,水在手臂以及相邻水的挤压下,就会朝着压强最小的斜上方逃逸。
而当我们 垂直翻掌入水时,水受力向两侧扩散,一部分被在挤压向上的水,被高速运动的人体带着向下,因此水花就被压住了。 当然,在现实的跳水中,运动员在入水时身体的旋转很难完全停止,这就意味着他们还需要转动手掌,以对准速度的方向[4]。
常见的压水花手势是两手相握、大拇指紧扣。当然,一些运动员也会采用其他的招式,其基本原理与翻掌入水大体一致[5][6]。 不过,要完成一次完美的跳水,仅掌握压水花的手势还远远不够。 以3m跳板为例,助跑阶段可分为走板、前跨步、跨步跳三个步骤[7]。 当运动员起跳离板时,他们需要控制身体的倾斜程度,因为这将会影响腾起的高度以及腾空时间[8]。
你一定也看到过这样的神秘代码,它们由3到4位数以及一个字母组成。 在3位数的代码中,第1位数代表跳水动作组别,指的是运动员起跳前站立的方向和起跳后身体运动的方向, 第2位数代表有无飞身动作,第3位数代表翻腾周数,半周记为1,一周记为2,以此类推。字母则代表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四类姿势。
所以“205B”就意味着运动员将以屈体姿势向后翻腾两周半。 至于4位数代码,其第1位数表示的是转体或是臂立,其后3位数以及字母则分别表示翻腾方向、翻腾周数、转体周数以及空中姿势[9]。 代码“5255B”,代表的是向后翻腾两周半转体两周半屈体。 不同的数字代码都有着相应的难度系数,它主要根据5个方面来确定。 通常来说,翻腾、转体的周数越多,难度系数就会越高[1]。 一大原因就在于它会减少入水准备的时间[10]。运动员需要在不到1秒的时间里调整姿态,为接下来的压水花做准备。
所以“205B”就意味着运动员将以屈体姿势向后翻腾两周半。 至于4位数代码,其第1位数表示的是转体或是臂立,其后3位数以及字母则分别表示翻腾方向、翻腾周数、转体周数以及空中姿势[9]。 代码“5255B”,代表的是向后翻腾两周半转体两周半屈体。 不同的数字代码都有着相应的难度系数,它主要根据5个方面来确定。 通常来说,翻腾、转体的周数越多,难度系数就会越高[1]。 一大原因就在于它会减少入水准备的时间[10]。运动员需要在不到1秒的时间里调整姿态,为接下来的压水花做准备。
你可能会以为只要身体进入水中,动作就算完成了。 但在水下,跳水运动员还需要用双臂滑行,做翻滚或是铲勺动作减少水花喷溅[1][10]。
所以,跳水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步动作都是紧紧相扣,一旦出现细微的失误,就可能会与奖牌失之交臂。 截至上一届里约奥运会,中国跳水梦之队以40块金牌数量,成为中国 历史 上获得最多奥运金牌的 体育 队伍,这离不开每一位运动员的努力与付出,相信这届东京奥运会,中国跳水运动员能够再次用完美的技术,强大的精神状态,捍卫了自己梦之队的荣耀。
除了跳水,中国奥运军团里,还有羽毛球、乒乓球、举重等项目摘金夺银,保持了一贯的领先水平。
[1] Zatsiorsky, V. (Ed.). (2000). Biomechanics in sport: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and injury prevention. Wiley-Blackwell.
[2] 央视新闻. (2015). 跳水好不好,为什么看压水花?
[3] 新华社. (2011). 昔日跳水女皇今安在?
[4] 钱竞光, 张松宁, & 金海泉. (2004). 跳水“压水花”技术运动生物力学研究. 体育 科学(12), 49-53.
[5] 杜辉英. (1991). 四种压水花技术比较. 成都 体育 学院学报(02), 56-59+74.
[6] 北京晨报. (2016). 水花水花怎么压 翻掌入水有门道 七大环节都重要.
[7] Rubin, B. D. (1999). The basics of competitive ping and its injuries. Clinics in sports medicine, 18(2), 293-303.
[8] 刘卉, 曲峰, & 刘学贞. (2007). 我国优秀男子跳板跳水运动员走板起跳技术分析. 中国 体育 科技 (04), 121-125+135.
[9] FINA. (2017). FINA Diving Rules 2017 – 2021.
[10] 吴延禧. (1998). 跳水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人民 体育 出版社.